在燃油车的百年历史中,“智能化”一直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坎。
但令人惊讶的是,电车才发展了不到十年,似乎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不仅智能交互飞跃式进步,甚至智能驾驶都已经触手可及!
为什么会这样呢?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大家好,我是乌鸦君,今天就用 3 分钟的时间,跟大家聊聊这件事。
提到这个问题,有人可能会说:那是跨国巨头并不在意,你让他们发力试试。
对此,长城汽车的董事长魏建军发表过类似的观点,他认为:“外资车企不做智驾和智能座舱,是国外用户没有强烈需求”。
然而现实很打脸,大众汽车曾组建了 6000 人的团队,用于“智能化”技术的开发,结果几度难产,屡屡受挫!
最后,他们只能宣布与小鹏汽车合作,采用小鹏的电气架构和相关技术。
不仅如此,福特汽车的 CEO 也曾公开表示,汽车软件实在太复杂!
150家供应商就会有150个软件,150种代码结构,车企不可能把他们整合在一个系统里。
这些种种案例证明了,传统的油车车企,并没有我们想象的强。
虽然他们在发动机、机械结构上的技术很领先,在涉及到软件开发,完全就是“门外汉”了!
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所以他们的“智能化”,一直没能发展起来。
当然,这是从宏观角度去看,这些车企的确没这个技术。
但如果放到“油车”的层面去解读,问题又不一样了….
一方面,“油车”的动力形式,限定了其智能化的发展。
毕竟,内燃机是燃油车的核心,这个复杂的机械系统,依赖于活塞、曲轴和变速箱等部件的精密配合,才能将燃油转化为动力。
说白了就是它的“力气很大”,但一点都不精准。
指望它能精确到小数点的级别,去调整动力输出——基本上是痴心妄想。
更何况,内燃机的工作状态并不稳定——温度、压力、燃油质量等因素,都可能随时影响它的表现。
这种不确定性让智能系统在处理大量数据的同时,还要不断调整指令,简直是应接不暇。
打个比方,如果在大堵车中用油车进行“智能驾驶”,系统可能要求减速到15码。
但因为内燃机的响应延迟,或者机械结构的限制,速度可能会偏离预期。
这种延迟虽然在人类驾驶时影响不大,但在智能驾驶中,几乎是致命的。
特别是在变道的过程中,有时延迟 0.5 秒,往往都会导致剐蹭或交通事故的发生!
虽然有人会持反对意见:认为驾车又不是只靠油门,你还有刹车,其他动力系统的协同。
但问题是,油车的协同能力真的很差!
这也决定了,它在智能化的道路上,很难走远。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机械驱动”就像一个个独立诸侯,各司其事。
你很难给他们安排一个中央指挥官,让他们灵活又迅速地协同起来……
这就好比你用一根长绳子牵着大象:指令要传到大象那里,得看绳子的长度和大象的反应速度,根本做不到“随叫随到”。
而电车的“电驱系统”则完全不同。
它们从一开始就为电子控制设计的,各个系统之间的配合完美,所有成员都默契十足。
举个例子:
当电车需要加速时,电控系统马上给电机下指令,电机会根据电池管理系统提供的电量情况,精准地调节输出功率。
同时,车载计算机会实时监测车轮转速、路面情况、车辆姿态等信息,迅速进行调整。
这一切只需几毫秒,系统就能立即响应。
油车能这么干吗?说实话,真的很难!
问题不光是协同,就连给车载设备稳定供电都是难题。
毕竟,油车只有一个小电瓶,连“日常开销”都捉襟见肘,更别提其他高耗电的需求了。
总而言之,电车的“智能化”不是偶然的胜利,而是时代进步的必然选择。
虽然很多人不愿承认,但纯“机械驱动”就是落后,不得不认可!
这也是为什么电力的运用,电子设备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普遍原因。
如果没有这些元器件、精密设备和电子芯片,我们现代社会的繁荣根本无从谈起。
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未来属于电车还是油车,其实已经一目了然了。
毕竟,一辆无法“智能化”的汽车,怎么可能拥有通往未来的“门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