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车企凭借着深厚的底蕴,和多年的技术积累,在燃油车市场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然而,当电动化浪潮席卷而来,这些曾经的巨头,却似乎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譬如,纵观整个新能源的销量榜单,似乎很难看到传统车企的影子,有些寄予厚望的电车品牌,甚至月销都没有突破千辆。
为什么会这样呢?它们不是拥有雄厚实力和丰富经验吗?在造电车这件事上,为啥屡遭挫折?
为解答这些问题,我咨询了数位业内人士。他们坦诚地揭示了这些真相,太过真实。
首先,他们表示,并非他们的能力不足,而是历史包袱过于沉重。
说白了就是,不管现在的新能源汽车怎么发展,从市场占比来看,油车还是大头,给他们带来了最大的利润。
这时,要拿出人力物力开发电车,这不是问题——问题是定价和用料怎么平衡呢?
毕竟,左边是自己的油车品牌,每个月稳定还有几千上万的销量,车身用料和配置放在这里。
右边,你转身开发一款电车,价格差不多,用料还更好,油车市场的负责人怎么看,消费者怎么看呢?
这无疑是个难题!
于是乎,在妥协和摇摆中,他们做了很多“四不像”的产品,市场竞争力显现的不是很足。
当然,有些车企会采用独立品牌的方式,去规避这样的问题和风险。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人有路径依赖,企业也是一样。
比如你在油车时代开发的供应商,你在电车时代用不用呢?在油车市场搞定技术难题,电车市场坚不坚持呢?
甚至还有一些“患难与共”的兄弟单位,虽然你知道他们的产品,放在电车上,可能不那么合适。
但这些公司,都是你的铁杆同盟,或者是领导的关系户,不用也不行。
于是左边妥协一个座椅,右边设计一个奇葩方向盘,在新旧力量的糅合下,一辆看似很新,骨子里却很老的电车,就这么诞生了!
消费者能买单吗?肯定很难!
因为这种车,压根就不是为消费者设计的,而是为了兄弟单位,为了铁杆同盟,为了上级领导的喜欢,而应运而生的“怪物”。
它可能有很优秀的机械素质,不错的用料,但在某些方面,就是让人难以接受,且有着极大的割裂感。
比如,明明有优质的座椅,织物和皮质的覆盖率极高,底盘的用料也很充足,车辆的设计感也很好…但不合时宜的给你整个塑料座椅调节器,甚至很难接受的内饰布局。
于是乎,即便它们十个点9个都做的很好了,但那1-2个点还是太坑爹,消费者着实无法接受——只能选择放弃。
当然,大多数如此,也有少数品牌能克服这样的问题,突出重围。
但迈入新的高度之后,摆在它们面前的难题是,曾经的积累没用了。
因为电车虽然还是车,但造车的逻辑、架构和思路,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比如,以前油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电车时代变成了电池、电机、电控三大件。
再比如,之前把这些传动设备做好就好了,简单的电气化架构,足以给油车使用。
但电车就不一样了,由于涉及到几百个的功能的融合,需要非常优秀的电气架构,否则语音交互和智能座舱,根本无从谈起。
但这些方面是他们擅长的内容吗?并不是!
诸如蔚小理这样的新势力,在这方面的积累已经有7-8年了,它们才刚刚开始。
短时间追上来,肯定也不现实,这也成为了很多车企最大的短板。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它们也尝试与第三方合作,诸如百度、华为或者其他外资企业公司。
但单靠别人的技术,就能解决自身造车的问题吗?肯定很难!
难的不是技术融合的问题,而是在多方合作下,如何进行敏捷决策。
说白了就是,继续按过去的思路走,一项创新内容的推进,光是立项、讨论、审批,就能耗费1-2年的时间,那产品就别做了。
因为这个周期内,你觉得很新的东西,真正落地开始推入市场时,早就落后了,不是吗?
总的来说,为什么在新能源领域,传统车企为啥干不过新势力?并非他们缺乏力量,而是历种种束缚,让他们难以挥洒自如。
但这种局面能持续多久呢?未必太久。
毕竟,当存亡悬于一线时,总有一些企业会突破束缚,振臂高呼,让这颗老树绽放新芽。
而这一天,可能并不很遥远。
毕竟,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突破50%了,留给它们的时间,早已不多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