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增程汽车以其稳定的技术和“可油可电”的优势,最近几年里,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
毕竟,相较电车而已,它解决了难以长途跋涉的问题:对比油车来说,又更加的经济便宜…
因此,越来越的人,开始投入这种车型的怀抱。
然而,在被优势吸引之前,你可能需要停下脚步,仔细了衡量其背后的缺点。
正如一位业内人所警告的:不满足这3个条件,最好谨慎购买增程式汽车,不听劝,往往会吃亏!
首先,就是做不到“可油可电”就不要买。
说白了就是,既然买的是增程汽车,就不要总盯着那点纯电续航。
虽然车买回来,想怎么用是自己的自由,甚至在高速上充电,别人也管不到你。
但问题是,增程汽车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给“追求灵活”的人,最大限度的便利。
总盯着这点纯电续航,看似省钱了,其实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比如,燃油长期不用会变质,积累下来甚至会形成胶质物质,导致油路堵塞。而机械设备也需要定期运转,以保持零件的润滑和防腐蚀。
给你这么大的一个增程器,你一年都用不了几次,3-5年后还能不能保持稳定性——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此外,电池是存在循环寿命的,国标的要求是500次循环不低于80%。
总是盯着纯电续航用,可能2-3天就会循环一次。
在这样的情况下,经常满充满放,往往没过几年,电池就不经用了,使用体验会越来越糟糕。
所以,做不到可油可电,最好别随便买。
真那么喜欢纯电体验和价格,不如直接买纯电汽车,不是吗?
其次,就是没有家充不要买增程汽车。
倒不是说没有家充,这种车就不能用了,但你必须考虑这背后存在的阻点和焦虑。
说白了就是, 主流增程汽车的纯电续航在240公里的样子,换算成wltp续航,大概是190公里。
在真实的路况下,最多跑这个公里数,就必须充电了。
然而,现实并不总是那么理想,因为增程汽车电量低于20%时,会强制开启“保电模式”——实际能跑的里程数,还会缩水。
基于这样的续航里程,没有家充往往会很难受:因为稍远一点的通勤距离,可能2天就要充一次电;如果较近,3天也得充电。
如果进入冬天,那就更麻烦了,续航往往会血崩。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家充,每次外出折腾一个小时,有时还要忍受暴雪和暴雨——你受得了吗?
这是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别认为我在夸大其词,因为大家都说现在电车充电快,12分钟就能补充几百公里了,我这200公里的续航,也就是10分钟的事情。
但这是纯电汽车的专利,增程和混动并没这样的技术——简而言之就是,纯电汽车最高能到500kwh的充电功率,增程/混动能有70kw就不错了。
所以,务必提前准备好家充。
最后,指望非常耐用,也谨慎购买增程。
不完全是因为循环寿命的问题,诚然,因为增程汽车的电池很小,衰减速度会更快,这方面的影响会很大。
但考虑可油可电的特性,同时在家充的加持下,其实勉强还能接受——无非充电频繁些而已。
不能接受的问题在于,因为存在增程器和纯电两套系统,耐用性会遭遇考验。
说白了就是,系统越复杂,故障率越高;同时,系统越复杂,均摊到每个部分,用料也会偏差。
这也是为什么在增程汽车上,很少上2.0t的增程器,不会搞800v技术的原因。车企也要平衡自己的成本,制造最符合市场需要的汽车。
当然,你说它3-5年就会出问题,肯定也不现实;但指望8-10年保持稳定,就很难了。
比如1818黄金眼,就报道过类似情况:
一位车主在2022年9月入手了某增程汽车,一年多使用下来,车主自述“大大小小维修了100多次”,后台能查到的记录就有16次。
虽然这个案例很极端,但纯油也好,纯电也罢,鲜有听闻类似的情况。
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指望这类车型用个10年8年,可能会非常难。
总的来说就是,如果有家充的情况下,不那么刻意的追求纯电体验,增程汽车无疑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但反之,没有家充,又特别在意纯电体验,还指望一辆车用个10年8年,那还不如买纯电汽车更好,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