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经常能看到猪血和鸭血,为什么很少有卖牛血的?有人说没有牛血卖,是因为牛与猪的屠宰方式不同,杀牛不放血,这是真的吗?
在菜市场,经常能看到卖猪肉和鸭肉的摊位上,商家用大盆装着猪血或者鸭血卖,可是卖牛肉的地方却很少见到牛血,这是怎么一回事?
在网上搜索,许多文章都说,市面上很少有牛血卖,是因为牛与其他牲畜的屠宰方法不一样,甚至杀牛的时候不会放血,一些商家会故意将牛血留在牛的体内,从而让牛肉看起来更鲜艳,味道更好,还能增加牛肉的重量,这是真的吗?
首先,先不提个别地区杀牛时,可能的确存在不放血的习惯,但大多数正规的屠宰场,不管是猪、牛、羊,还是鸡、鸭、鹅,只要屠宰,必定要放血。
这是因为没放血的肉,会比放过血的更容易腐烂,滋生细菌,而放过血之后,肉才能保存得更久。对于进行肉制品加工的厂家来说,如果肉很容易坏,那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更高。想一想,如果不放血能让肉的味道更好,那企业工厂都是傻子吗?血才卖多少钱一斤?
其次,许多人认为牛羊肉不需要放血,主要还是因为牛肉和羊肉属于红肉,颜色非常鲜艳,看起来好像被鲜血“浸透”了一样。
实际上,牛肉本身的肌红蛋白含量就很高,看起来本就比猪肉要红,哪怕是放了血,颜色也不会因此变浅,如果不放血,肉不仅容易变质,血液暴露在外,时间一长还会变色结块,卖相难看,所以一些文章中说市面上不卖牛血,是为了让牛肉看起来更鲜艳,实在是无稽之谈。
而购买牛肉的时候,也许会看到牛肉上有时会有血丝,这并不奇怪,因为屠宰放血的时候不一定能将牛血全部放完,会有一部分血深入了肉的纤维里,但量不会太多。
杀牛和杀猪的过程其实都大同小异,传统的杀猪方式,会用锤子砸猪或者牛的脑袋,让其晕倒,减轻它们的痛苦,之后在进行放血、剥皮、屠宰等操作。
一些人性化的屠宰场,还会使用电击或者释放二氧化碳等操作,让猪、牛等死得没那么痛苦,没有挣扎,也能避免动物因受到惊吓而产生应激情况,将肌肉里的糖原消耗殆尽,难以锁住水分,导致口感变差。
一些屠宰场的牛就会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应激状态,运输时间越长,应激状态越严重,糖原消耗得越多,这时再对屠宰完的牛肉进行冷加工(即排酸),也难以改善肉质,甚至在加工过程中,牛肉还会出现中性甚至碱性僵直,造成即便煮熟,吃起来也会很粗糙“黑切肉”。
但电击也会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会让血液在动物体内难以流出,这样就能增加动物的体重,提高利润,一些欧美国家的牛肉和猪肉之所以吃起来特别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另外,市面上很少有牛血卖,其中一个原因在于牛血的味道并不是那么受人喜欢,也就是受众不多。
牛血中的盐分含量是比较高的,闻起来腥气较重,就算做成熟的,口感也带着涩味和腥味,许多人难以接受。而猪血和鸭血等常见的牲畜血,因为富含蛋白,吃起来口感较好,因此很受欢迎。
除了一些习惯吃牛血的省份,喜欢用牛血煮粥或者熬汤之外,牛血并不好卖,市场上自然就少了,屠宰场那些取出的大量牛血没有去处,一些不法商家就打起了歪主意,打算用牛血来冒充鸭血。
2008年的时候,中国新闻网的记者曾在北京新发地市场外进行了暗访调查,发现许多销售血豆腐的摊贩,卖的“鸭血”,实际上是从一些屠宰场低价收购猪、牛的鲜血,然后自己加工制作而成。
因为真的鸭血价格高,产量少,用来卖不划算,而且鸭场生产的鸭血根本就供应不了市场的需求。
购买假鸭血做菜的一些餐馆商户也说,其实行内都清楚,这些卖散装鸭血的肯定都掺了假,毕竟真正的鸭血能卖到两三元一斤,但他们收费才8毛钱,不掺要亏死。
#头条创作挑战赛##我要上头条##食物##牛血##猪血##鸭血#
市面上经常能看到猪血和鸭血,为什么很少有卖牛血的?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乐淘资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问题需要处理,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QQ 91711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