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淘资源 交流杂谈 2022年部分芯片价格“雪崩”,降价超80%

2022年部分芯片价格“雪崩”,降价超80%

广告位

 今年以来,芯片荒问题虽然比去年有所好转,但有些领域的芯片仍然供应偏紧,针对芯片市场上的新变化,有的企业不断扩大产能,有的企业则转型至新的赛道。

  AI智能芯片供不应求

  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日益火爆,转型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急需的芯片成为许多企业的选择。在江苏徐州高新区的一家芯片企业里,多条生产线正在高速运转,生产一种车用大功率有机钝化芯片,这种芯片主要应用在新能源汽车电源控制器上。

  在深圳一家芯片封装测试生产工厂,生产负责人介绍,这几年他们的产能一直在不断提升。汽车厂商订单纷至沓来,这家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已经接近100%。为了保障交付,企业进口了不少制造设备,来扩充产线,提高产能。

  数据显示,由于芯片短缺,预计到今年年底,全球汽车企业累计减产量将攀升至382.94万辆。

  业内人士表示,供需错配的行情使得芯片供应在汽车、工业自动化、AI大数据等领域内偏紧。近几年,我国企业对芯片产业的投入逐年加大。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芯片相关企业达41.6万余家;其中,2022年1-7月新增注册企业6.8万家,新增注册企业月平均增速达41.6%;从成立时间来看,26.8%的芯片相关企业成立于1年内。

  部分芯片价格“雪崩”

  前两年,受疫情影响,芯片行业供应链被打乱,芯片价格出现暴涨,而如今芯片市场上又出现了降价销售的情景,究竟是怎么回事?

  这款意法半导体芯片是电子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曾是2021年最紧俏的芯片产品之一,市场报价一度上涨至3500元左右一个,2022年从高位下滑至600元左右一个,降价幅度超过80%。

  另一型号的芯片,在2021年价格维持在200元左右一个,目前售价仅为每个20元左右,只有最高价的十分之一。

  在LED照明产品中,会使用到发光芯片和驱动芯片,这两类芯片的价格在今年也开始出现回落。

  某LED企业董事会秘书肖燕松介绍,发光芯片的价格,同比有20%-30%的回落,驱动芯片的价格回落幅度可能会更大一些,有40%左右。

  今年以来,消费电子类控制芯片的市场价格也持续走低,从百元高位跌至两位数。

  以手机为例,2022年全球手机销量下滑,导致手机用电子芯片供大于求,各大手机厂商纷纷调低出货量目标,并向上游芯片厂商砍单。

  上海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马学荣表示,砍单肯定有,因为大家需求没有了,自然订单就会延后,推后提货,或者取消订单。现在就是供过于求,订单自然就减少了。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称,公开数据显示,集中在消费电子领域,尤其是在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拟芯片等众多大类芯片中,价格降幅都不小。其中,大部分近两月内跌价超过20%,部分芯片降价超80%。

  高通正在经历“砍单行动”,目前已经减少骁龙8系列订单约15%,并将在年底将两款旗舰移动芯片降价40%左右。三星电子则表示,手机存储芯片库存较高,未来的销售可能会进一步走弱,公司正在努力去库存。

  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同比下降12.6%,创九年来最大降幅。2022年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减少9%。

  互联网与信息科技专家包冉认为,全球的半导体,即芯片市场,从需求端的角度出发,实际上出现了一种分化的迹象。比如,手机相关类的芯片是过去的十年中最火的芯片,随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增强,很多消费者消费的欲望被遏制了。势必直接传导到上游各类芯片的产业链之间的需求。

  纵深

  扩产潮对垒去库存 加剧产能过剩担忧

  芯片市场已经开始出现分化,但目前各国仍在继续提高芯片产能,芯片企业也纷纷制定扩产计划,各路资本的疯狂涌入,更加剧了市场对未来芯片产能过剩的担忧。

  2021年全球出货了1.15万亿颗芯片,过去两年的全球性“缺芯”,让许多芯片制造商不断扩产增能。今年初,英特尔宣布在美国俄亥俄州建设两座新芯片工厂,初始投资超过200亿美元,预计将于今年开工,2025年底投产。这让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感到非常难过,因为他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房子卖给了英特尔工厂。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刘兴亮介绍,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到2024年,总计有25座8英寸与60座12英寸晶圆厂建成,总投资额将近一万亿元。届时全球8英寸晶圆产能将提高近20%,12英寸产能提高将近50%。

  与产能相对应的是库存水平的不断增长,据日经新闻报道,以全球近2350家芯片相关的上市制造公司为对象,整理得知,2022年一季度库存金额,比2021年年底暴增约970亿美元,库存剩余量和增量皆创10年来新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张茉楠认为,过去两年,芯片大厂疯狂扩产。但现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需求减弱,因此出现了一种结构性的供给过剩的现象。央视财经

  芯片法案拦不住“中国芯”

  近日,美国《芯片和科学法案》正式签署,美国拟投入500多亿美元推动芯片的研发制造和劳动力发展,给“美国芯”又加一把油。根据该法案规定,获得资金补贴的芯片企业,未来10年内将不能在中国增产小于28纳米的先进制程芯片。换句话说,美国立法胁迫国际芯片商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对此,中国外交部表示严正斥责。

  “美国芯”逆势难行

  由于制造工艺日趋复杂,全球芯片企业普遍采用跨国合作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国际竞争已经与经济利益深度绑定。现在,美国想将芯片生产强行拉回美国,并排斥中国这个全球最大芯片市场,属于逆势而为,必将遭遇重重困难。

  2021年全球芯片产能集中在亚洲,东亚地区半导体产能占全球73%,而美国占12%,欧洲占9%。产能向亚洲高度集中,是因为亚洲生产成本低。在美国建芯片代工厂,电力、水源、基建、人力等成本均较高。业内估算,美国新工厂的十年总成本比亚洲约高出25%至50%。美国芯片法案向相关企业提供25%的投资税负抵免优惠,就增加的成本看,这点优惠得不偿失。同时,芯片半导体产业的资本密集度高,是烧钱大户。此前,三星宣布在美国德州建设的一家芯片代工厂,拟投资金额就达170亿美元。美国芯片法案总共才投资数百亿美元,不知能支持投建几家工厂?

  造出来的芯片还需要卖掉。2021年全球芯片销售额5559亿美元,中国市场销售额达1925亿美元,继续位列全球第一。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等机构估算,如果美国采取对中国“技术硬脱钩”政策,可能会使美国半导体企业失去18%的全球市场份额和37%的收入,并减少1.5万个至4万个高技能工作岗位。以杯水车薪的补贴,来诱惑本国企业远离中国市场,这就难怪法案签署当日,美股芯片股大跌了。

  “中国芯”潜力看好

  中国是全球产业配套最齐全、芯片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自2018年以来,美国就对中国半导体产业采取了各类芯片“卡脖子”手段。但在卡了4年后,中国芯片扛住压力,发展更快。在过去四个季度里,世界上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行业公司中,19家是中国大陆企业。

  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中国芯片业越来越重视自主替代和产业链安全。以芯片制造关键设备之一的化学机械抛光设备CMP为例:其市场过去长期被美国应用材料、日本荏原两家公司垄断,如今,中电科电子装备集团8英寸CMP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70%。中国人已多次在重大项目上以自主创新突破他国封锁,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两弹一星”、北斗导航、载人航天等。对芯片技术产业,我们既要看到差距奋起直追,也要看到优势满怀自信。

  在全球疫情和地缘政治双重冲击下,全球芯片产业正在迎来结构调整期,这是中国升级突破的重要机遇。中国具备庞大的市场规模、友好的招商环境、全球最大的工程师队伍、成熟的工业水平、完备的基础设施、强大的抗疫情稳生产能力,在经济全球化中不可替代。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美国芯”开历史倒车,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乐淘资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问题需要处理,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QQ 917118162

作者: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1711816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