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数说”自贸试验区建设这十年
2013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揭牌运行。十年来,党中央先后分6批部署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十年来,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在自贸试验区里落地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不仅给自贸试验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也增强了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这是一张全国自贸试验区的产业地图。十年来,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增长引擎,引领促进全国的产业发展。
在上海,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夯实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基础能力,带动上海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2022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在安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目最多的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都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诞生。截至2022年底,合肥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占全国的12.1%。
在湖南,创新赋能自贸试验区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长沙片区里培育了123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188家智能制造服务商。截至2022年,长沙片区重点平台连接设备数约130万台,工业App突破2万个,拉动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产值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在天津,截至2022年底,天津自贸试验区内租赁企业超过4000家,累计完成2100架飞机租赁业务,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集聚地。
数据显示,2022年,21个自贸试验区以只占全国不到4‰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4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2023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3%。
制度创新让航空产业一飞冲天
四川自贸试验区是我国西部第一批自贸试验区当中的一个。从2017年挂牌运行到现在,四川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了近1/4的外商直接投资和1/10的新设企业,正在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增长极。
不久前,记者来到位于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这也是中西部最大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而发动机维修正是航空维修业里最核心的业务之一。
发展航空维修产业,是培育航空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一环。但要实现“为全球修飞机”,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大量零件的进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航空维修按照所用的单个零部件征税,给企业带来较大资金负担和人力成本。如何推动航空维修这样的高端产业更好发展,成了自贸试验区着力解决的问题。
自2017年起,四川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完善保税维修监管方式,出台了20余项创新举措,涵盖税收、监管等多个方面。在四川自贸试验区的锦城海关,记者看到了一个保税维修货物进出的卡口,得益于创新政策,如今从这里进出的航空发动机维修成本降低了2%—5%,维修周期缩短10天—14天。
如今,四川自贸试验区已经聚集了30余家航空维修企业,几乎涵盖航空维修的全部环节,行业产值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12%以上。2023年1—8月,四川自贸试验区航空维修产业产值约46亿元,同比增长15%。在当地的大飞机示范产业园,记者了解到,园区成立3年多来,已有15家企业进驻,涵盖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与维修、维修特业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
如今,在四川一个集运营服务、制造维修、人才培训等功能的航空产业生态正在加速构建。2023年,四川航空经济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将突破2500亿元。
创新增动能 自贸试验区引领高质量增长
自贸试验区立足各自的优势,带动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产业集群形成。如今,这些自贸试验区孵化出的新兴产业,打造出的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乃至自贸试验区本身在探索中积累的制度创新经验,正在为全面提升中国的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输入一行字,AI就能对应地生成一幅画。这个名叫“从容”的多模态系列大模型能做到的不仅是绘画,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它已经应用于金融、交通、教育等各行各业。
记者了解到,2015年,也就是广东自贸区挂牌当年,这家人工智能公司选择落户广东自贸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他们看中的正是这里的政策优势和人才资源。为了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发布支持产业发展创新举措30余条,引进各类骨干人才2万多人,开辟多个地块专用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如今,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已经拥有人工智能类企业300多家,建成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不仅是广东,在自贸试验区的带动下,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优势在各地不断彰显。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的汽车码头上,160余辆商品车正在等待装车。
为支持汽车贸易企业发展,不久前,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推出了汽车全过程监管数字化新模式,打通海关、企业、检测公司数据网络,汽车通关速度大幅提高。2023年1—8月份,大连汽车码头进出口商品车共计61000余辆,同比增长近90%。
十年来,21个自贸试验区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实践,建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增强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2013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自贸试验区在上海揭牌运行。十年来,党中央先后分6批部署设立了21个自贸试验区。十年来,一大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在自贸试验区里落地生根发芽、成长壮大,不仅给自贸试验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能,也增强了对全国的辐射带动作用。
这是一张全国自贸试验区的产业地图。十年来,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增长引擎,引领促进全国的产业发展。
在上海,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夯实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基础能力,带动上海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2022年产值突破3000亿元。
在安徽,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国际上超导量子比特数目最多的可编程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号”都在安徽自贸试验区诞生。截至2022年底,合肥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占全国的12.1%。
在湖南,创新赋能自贸试验区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长沙片区里培育了123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和188家智能制造服务商。截至2022年,长沙片区重点平台连接设备数约130万台,工业App突破2万个,拉动长沙市工程机械产业产值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在天津,截至2022年底,天津自贸试验区内租赁企业超过4000家,累计完成2100架飞机租赁业务,已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集聚地。
数据显示,2022年,21个自贸试验区以只占全国不到4‰的国土面积,实现了占全国18.41%的外商投资和17.9%的进出口。2023年上半年,21家自贸试验区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3%。
制度创新让航空产业一飞冲天
四川自贸试验区是我国西部第一批自贸试验区当中的一个。从2017年挂牌运行到现在,四川自贸试验区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了近1/4的外商直接投资和1/10的新设企业,正在成为我国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增长极。
不久前,记者来到位于四川自贸试验区的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这也是中西部最大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而发动机维修正是航空维修业里最核心的业务之一。
发展航空维修产业,是培育航空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一环。但要实现“为全球修飞机”,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大量零件的进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过去航空维修按照所用的单个零部件征税,给企业带来较大资金负担和人力成本。如何推动航空维修这样的高端产业更好发展,成了自贸试验区着力解决的问题。
自2017年起,四川自贸试验区积极探索完善保税维修监管方式,出台了20余项创新举措,涵盖税收、监管等多个方面。在四川自贸试验区的锦城海关,记者看到了一个保税维修货物进出的卡口,得益于创新政策,如今从这里进出的航空发动机维修成本降低了2%—5%,维修周期缩短10天—14天。
如今,四川自贸试验区已经聚集了30余家航空维修企业,几乎涵盖航空维修的全部环节,行业产值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12%以上。2023年1—8月,四川自贸试验区航空维修产业产值约46亿元,同比增长15%。在当地的大飞机示范产业园,记者了解到,园区成立3年多来,已有15家企业进驻,涵盖研发设计、零部件生产与维修、维修特业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
如今,在四川一个集运营服务、制造维修、人才培训等功能的航空产业生态正在加速构建。2023年,四川航空经济主营业务收入预计将突破2500亿元。
创新增动能 自贸试验区引领高质量增长
自贸试验区立足各自的优势,带动了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准的产业集群形成。如今,这些自贸试验区孵化出的新兴产业,打造出的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乃至自贸试验区本身在探索中积累的制度创新经验,正在为全面提升中国的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动力。
输入一行字,AI就能对应地生成一幅画。这个名叫“从容”的多模态系列大模型能做到的不仅是绘画,凭借超强的学习能力,它已经应用于金融、交通、教育等各行各业。
记者了解到,2015年,也就是广东自贸区挂牌当年,这家人工智能公司选择落户广东自贸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他们看中的正是这里的政策优势和人才资源。为了助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发布支持产业发展创新举措30余条,引进各类骨干人才2万多人,开辟多个地块专用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如今,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已经拥有人工智能类企业300多家,建成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南沙分中心,已成为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密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不仅是广东,在自贸试验区的带动下,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优势在各地不断彰显。在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的汽车码头上,160余辆商品车正在等待装车。
为支持汽车贸易企业发展,不久前,辽宁自贸试验区大连片区推出了汽车全过程监管数字化新模式,打通海关、企业、检测公司数据网络,汽车通关速度大幅提高。2023年1—8月份,大连汽车码头进出口商品车共计61000余辆,同比增长近90%。
十年来,21个自贸试验区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实践,建成了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增强了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推动了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为全面提升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责任编辑:张思宇(QX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