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一线故事
9月16日至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会聚一堂,展示“绝活”、超越自我。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十分关心技能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新时代的工匠,在不同赛道上,逐梦闪闪发光的出彩人生。
(一)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山丹培黎学校考察时指出,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为国家所需的人才。
【飞驰吧,人生】
热爱是前行的动力,吴宏伟深有体会。
毕业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吴宏伟,现在是一位高铁的“安全担当”——随车机械师。
这些年,他承担过“津保铁路”“西成高铁”“津港高铁”的首发任务,这是一份荣誉,更是对吴宏伟过硬技术的肯定。
“我的工作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充满钻研的动力。”他说。
吴宏伟从小动手能力就强,家中的小家电坏了他都能修,让父母很自豪。2011年,高中毕业的他决定把喜好变为事业,报考了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技术系。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精湛地掌握一门技术,未来才能有更多发展空间。”怀揣着信念,吴宏伟踏进了校门。
在校园里,吴宏伟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大国工匠”站在三尺讲台上时自己的激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教练卢勤的成长经历激励我像他那样,成为一名好工匠。”他说。
高超的技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和磨砺而来。课堂上,吴宏伟的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课堂外,他扎在常年开放的学校实训中心里,从做一个小锤子,到制作网线、布局网络链……他沉浸其中,常常忘了时间。
经过3年职业院校培养,吴宏伟顺利通过4家单位面试,最终成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动车客车段一名动车组机械师。
基础工作从拧螺丝干起,他跟着师傅在夜间对高铁进行日常检修。因为标准严苛,仅仅是拧车下裙板螺丝这个最简单的步骤,他就足足做了4个月。“每拧动一次螺丝,师傅就会用仪器校验数值,最后我做到了几乎零误差。”
除了苦练,吴宏伟还喜欢钻研,成天琢磨的就是高铁的每一个部件如何运行又怎样维修。一遍遍实践中,他脑中就有了一张高铁每个部件的“维护图”。
2019年7月10日,“津港高铁”开通。吴宏伟靠着一股子钻劲,不断学习、演练,最终从120多名机械师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入港机械工程师之一。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定位,我相信只要努力,都能在不同岗位上闪闪发光。”吴宏伟说。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多年来坚持以需求导向办学,让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目前,多数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握手吧,校企】
三年多前,参观完激光科技企业的车间,山东临沂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宋增祥坐不住了。
“我当时就想,要是能把我们的学生送到激光企业去工作,学生们一定更有竞争力。”宋增祥说。
2019年底,落户临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奔腾激光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2020年初宋增祥就带着学生参观了该公司的生产车间。
宽度3米、长度27米的大型激光切割机,在技术人员输入加工命令后,切割头迅速移动,激光光束数十秒便把厚厚的钢板切割成一组工业零件……
近距离看到正在试切的高功率智能激光切割机,宋增祥被这种比传统火焰切割、电火花切割、等离子切割等技术更洁净环保、高速快捷、加工精度高的技术深深吸引。
临沂市正在进行企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了高端光电产业集聚区,发展激光技术正是产业调整的“排头兵”。
“作为从事机电专业教学的老师,我要抓紧在激光技术领域培养一批学生。”研究了近30年机电专业的宋增祥敏锐地察觉到,必须把握这一尖端产业发展需求,让学生就业时更具竞争力。
参观学习回来后,宋增祥就组织老师梳理激光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分析激光产业链岗位群分布情况,增设培养方向、调整课程设置,开始了激光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
学院邀请激光企业工程师一起研讨课程设置,确定开设激光设备装配与调试、激光加工工艺和检测技术等课程。同时,从相关专业3个班遴选出学生,组成激光技术订单班。
为提高师资水平,学院选派专业教师到激光企业顶岗锻炼,并组建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能大师组成的双导师教学团队,校企联合培养,共同开展教学,保障学生提高技能、学以致用。
2021年,首批30名毕业生进入奔腾激光实习。经过锻炼考核,他们均被企业录为正式员工。
2022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一体两翼”总体布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
在宋增祥看来,这为学校进一步深化与行业企业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
“为企业培养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将深入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宋增祥说。
(三)
2022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
【拥抱吧,远方】
在中外交流的教学课中,姜颖印象最深的是几个月前和来自葡萄牙的卢卡斯共同授课的情景。因为默契的配合,他们在课后激动地拥抱了。
姜颖是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卢卡斯是塞图巴尔理工学院自动化专业学科带头人。2018年12月,由两所学校共建的葡萄牙鲁班工坊启运,共同培养电气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两个专业的人才。
以春秋时期著名的工匠鲁班命名的鲁班工坊,是天津市原创并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品牌,葡萄牙鲁班工坊是在欧洲大陆的第一家鲁班工坊。
今年4月,卢卡斯带着4名师生来到天津,学习交流了一个月。“我们俩共同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有关工业机器人的专业课。我们有着共同的教学理念,配合得十分默契。”姜颖说。
为了让葡方师生更多了解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姜颖和同事们还陪同他们参观了天津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等企业。卢卡斯表示,中国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已十分先进,中国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已在这些企业中有所作为,我们十分欣赏。
这并不是卢卡斯第一次来到中国。2018年葡萄牙鲁班工坊运行之前,卢卡斯曾到天津考察。走进职业学校的实训中心,看到老师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课本上的知识,卢卡斯表示非常认可这种教学方式。
“四年多来,我们一次次通过视频沟通教学问题。今年的线下交流,更是让我们对教学方式、学生发展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探讨。”姜颖说,鲁班工坊搭建了一座互学互鉴的桥梁。
自2016年首个鲁班工坊在泰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在亚非欧三大洲20个国家建成了21个鲁班工坊,不仅为合作国提供了先进的实训设备,而且提供了中国职业教育方案,为当地培养了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鲁班工坊用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跨越国界的认可。”已在职业教育领域耕耘20多年的姜颖说。
新华社记者 丁锡国 邵香云
白佳丽 杨文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9月16日至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会聚一堂,展示“绝活”、超越自我。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十分关心技能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源源不断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新时代的工匠,在不同赛道上,逐梦闪闪发光的出彩人生。
(一)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山丹培黎学校考察时指出,职业教育前景广阔,大有可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希望你们继承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掌握更多实用技能,努力成为对国家有用、为国家所需的人才。
【飞驰吧,人生】
热爱是前行的动力,吴宏伟深有体会。
毕业于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吴宏伟,现在是一位高铁的“安全担当”——随车机械师。
这些年,他承担过“津保铁路”“西成高铁”“津港高铁”的首发任务,这是一份荣誉,更是对吴宏伟过硬技术的肯定。
“我的工作是自己的兴趣所在,所以充满钻研的动力。”他说。
吴宏伟从小动手能力就强,家中的小家电坏了他都能修,让父母很自豪。2011年,高中毕业的他决定把喜好变为事业,报考了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通信技术系。
“我告诉自己,一定要精湛地掌握一门技术,未来才能有更多发展空间。”怀揣着信念,吴宏伟踏进了校门。
在校园里,吴宏伟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见到“大国工匠”站在三尺讲台上时自己的激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牌教练卢勤的成长经历激励我像他那样,成为一名好工匠。”他说。
高超的技术,靠一点一滴的积累和磨砺而来。课堂上,吴宏伟的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课堂外,他扎在常年开放的学校实训中心里,从做一个小锤子,到制作网线、布局网络链……他沉浸其中,常常忘了时间。
经过3年职业院校培养,吴宏伟顺利通过4家单位面试,最终成为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动车客车段一名动车组机械师。
基础工作从拧螺丝干起,他跟着师傅在夜间对高铁进行日常检修。因为标准严苛,仅仅是拧车下裙板螺丝这个最简单的步骤,他就足足做了4个月。“每拧动一次螺丝,师傅就会用仪器校验数值,最后我做到了几乎零误差。”
除了苦练,吴宏伟还喜欢钻研,成天琢磨的就是高铁的每一个部件如何运行又怎样维修。一遍遍实践中,他脑中就有了一张高铁每个部件的“维护图”。
2019年7月10日,“津港高铁”开通。吴宏伟靠着一股子钻劲,不断学习、演练,最终从120多名机械师选拔中脱颖而出,成为首批入港机械工程师之一。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定位,我相信只要努力,都能在不同岗位上闪闪发光。”吴宏伟说。
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多年来坚持以需求导向办学,让培养的人才“适销对路”,目前,多数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落实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握手吧,校企】
三年多前,参观完激光科技企业的车间,山东临沂职业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宋增祥坐不住了。
“我当时就想,要是能把我们的学生送到激光企业去工作,学生们一定更有竞争力。”宋增祥说。
2019年底,落户临沂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奔腾激光科技(山东)有限公司正式投入运营,2020年初宋增祥就带着学生参观了该公司的生产车间。
宽度3米、长度27米的大型激光切割机,在技术人员输入加工命令后,切割头迅速移动,激光光束数十秒便把厚厚的钢板切割成一组工业零件……
近距离看到正在试切的高功率智能激光切割机,宋增祥被这种比传统火焰切割、电火花切割、等离子切割等技术更洁净环保、高速快捷、加工精度高的技术深深吸引。
临沂市正在进行企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打造了高端光电产业集聚区,发展激光技术正是产业调整的“排头兵”。
“作为从事机电专业教学的老师,我要抓紧在激光技术领域培养一批学生。”研究了近30年机电专业的宋增祥敏锐地察觉到,必须把握这一尖端产业发展需求,让学生就业时更具竞争力。
参观学习回来后,宋增祥就组织老师梳理激光产业规划和相关政策,分析激光产业链岗位群分布情况,增设培养方向、调整课程设置,开始了激光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
学院邀请激光企业工程师一起研讨课程设置,确定开设激光设备装配与调试、激光加工工艺和检测技术等课程。同时,从相关专业3个班遴选出学生,组成激光技术订单班。
为提高师资水平,学院选派专业教师到激光企业顶岗锻炼,并组建由学校教师与企业技能大师组成的双导师教学团队,校企联合培养,共同开展教学,保障学生提高技能、学以致用。
2021年,首批30名毕业生进入奔腾激光实习。经过锻炼考核,他们均被企业录为正式员工。
2022年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一体两翼”总体布局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作。
在宋增祥看来,这为学校进一步深化与行业企业产教融合指明了方向。
“为企业培养专业的技术技能人才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我们将深入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宋增祥说。
(三)
2022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向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致贺信指出,中国积极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外职业教育交流合作。
【拥抱吧,远方】
在中外交流的教学课中,姜颖印象最深的是几个月前和来自葡萄牙的卢卡斯共同授课的情景。因为默契的配合,他们在课后激动地拥抱了。
姜颖是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教研室主任,卢卡斯是塞图巴尔理工学院自动化专业学科带头人。2018年12月,由两所学校共建的葡萄牙鲁班工坊启运,共同培养电气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两个专业的人才。
以春秋时期著名的工匠鲁班命名的鲁班工坊,是天津市原创并率先主导推动实施的职业教育国际品牌,葡萄牙鲁班工坊是在欧洲大陆的第一家鲁班工坊。
今年4月,卢卡斯带着4名师生来到天津,学习交流了一个月。“我们俩共同为学生们上了一堂有关工业机器人的专业课。我们有着共同的教学理念,配合得十分默契。”姜颖说。
为了让葡方师生更多了解我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践,姜颖和同事们还陪同他们参观了天津海尔洗衣机互联工厂等企业。卢卡斯表示,中国企业的智能化水平已十分先进,中国职业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也已在这些企业中有所作为,我们十分欣赏。
这并不是卢卡斯第一次来到中国。2018年葡萄牙鲁班工坊运行之前,卢卡斯曾到天津考察。走进职业学校的实训中心,看到老师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现场教学,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课本上的知识,卢卡斯表示非常认可这种教学方式。
“四年多来,我们一次次通过视频沟通教学问题。今年的线下交流,更是让我们对教学方式、学生发展等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探讨。”姜颖说,鲁班工坊搭建了一座互学互鉴的桥梁。
自2016年首个鲁班工坊在泰国成立以来,我国已在亚非欧三大洲20个国家建成了21个鲁班工坊,不仅为合作国提供了先进的实训设备,而且提供了中国职业教育方案,为当地培养了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鲁班工坊用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多国的交流与合作,得到了跨越国界的认可。”已在职业教育领域耕耘20多年的姜颖说。
新华社记者 丁锡国 邵香云
白佳丽 杨文
(新华社北京9月16日电)
责任编辑:王大治(QJ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