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淘资源 生活百科 高校应届生为何选择“慢就业”?这项专题调研给出分析

高校应届生为何选择“慢就业”?这项专题调研给出分析

广告位

来源标题:高校应届生为何选择“慢就业”?这项专题调研给出分析

升学、就业、创业、自由职业……如今,应届毕业生离开校园后的去向有了更多不同选择。“慢就业”也在近年来被反复提及,引发诸多关注。

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上海高校毕业生达到23.6万人,同比增加0.9万人,创历史新高。为了解上海市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和面临问题,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于2023年4月中旬对4000余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展了就业创业情况专题调研。

结果显示,38.0%的受访者选择了“慢就业”,其中32.0%是为了继续深造,6.0%选择暂缓就业。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对职业规划和岗位条件往往有更高期望,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家长支持也为毕业生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

“慢就业”比例整体呈升高趋势

该项调研中,“慢就业”指的是应届毕业生中暂未进入就业市场的人群。因此,“慢就业”概念在调研中包含“继续深造后就业”和“暂缓就业”两部分。这一统计口径上海调查总队自2015年开始使用,认为持续性较好,且便于观测每年应届毕业生中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比例。

受访的应届毕业生中,有38.0%选择“慢就业”,继续深造提升能力是他们选择“慢就业”的主要原因。“慢就业”毕业生中,有32.0%选择继续深造后就业,6.0%选择暂缓就业(间隔一段时间再就业)。

调研结果显示,今年“慢就业”现象尤为明显。纵观近几年的调研情况,“慢就业”比例整体呈升高趋势,从2015年的15.9%提升到2023年的38.0%,八年间提升了22.1个百分点。其中,选择继续深造的比重八年间提升了17.3个百分点。选择暂缓就业的比重近两年上升趋势有所加快,从2021年的2.8%提升到2023年的6.0%,上升了3.2个百分点。而相较于2015年,暂缓就业的比重几乎增长了4倍。

“慢就业”背后: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家长的支持

“暂缓就业”比重为何近年上升如此之快,这些毕业生又为什么要选择“慢就业”呢?

从主观原因上看,毕业生选择“慢就业”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是注重长远规划的理性选择。调研显示,93.2%的“慢就业”毕业生表示主要出于提升求职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等积极动因,其中,55.0%为“提升学历或追求更好的毕业院校,加强竞争力”,26.1%为“通过深造提升专业知识、技能水平”;6.2%为“进行实习以便直接转正或对求职有帮助”;5.9%为“参与社会活动、旅行等,明确职业规划方向”。

而客观来说,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家长的支持也为毕业生“慢就业”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调研显示,多数家庭对孩子选择“慢就业”的打算表示支持,91.0%的“慢就业”毕业生家庭表示支持,明确表示不支持仅占2.5%。

调研人员指出,经历了三年疫情防控和线上授课,本届应届毕业生的实习经历和人际沟通能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后疫情时代的面试新模式对毕业生的面试技巧和心态提出了新的要求。“慢就业”毕业生应该要有更清晰的职业目标规划和更积极的就业准备。

“慢就业”毕业生对职业规划和岗位条件有更高期望

虽然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并不急于进入就业市场,但是从调研结果来看,他们对于职业规划和岗位条件都有更高期望。

问及“将来求职主要考虑因素”时,“慢就业”毕业生首要考虑“薪酬和福利待遇”与“发展前景”两大因素。而在收入方面,“慢就业”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为11141元,比直接就业毕业生的期望薪酬高887元。

调研也显示,“慢就业”毕业生对就业“软条件”表现出更大关注度,更重视自我价值实现和文化氛围。33.2%的“慢就业”毕业生看重“与兴趣、性格相符”,比直接就业毕业生高6.1个百分点。而对“企业(单位)性质与规模”和“工作地点便利性”等“硬条件”则不如直接就业毕业生敏感。

通过深造和提升学历后,“慢就业”毕业生在求职时会更偏向教育、文化、公共管理、金融、科学研究等“服务型”行业。调研显示,对于求职意向,当前“慢就业”毕业生中选择教育行业的最多,占到29.1%,其次是文体娱乐业、公关管理、金融等。

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无论是“慢就业”毕业生或是直接就业毕业生,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始终是第一选择。

除此之外,相较而言,“慢就业”毕业生更青睐外资企业。25.7%的“慢就业”毕业生倾向到外资企业工作,比直接就业毕业生高8.6个百分点。“慢就业”毕业生对国有企业、民营或私营企业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升学、就业、创业、自由职业……如今,应届毕业生离开校园后的去向有了更多不同选择。“慢就业”也在近年来被反复提及,引发诸多关注。

202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1158万人。上海高校毕业生达到23.6万人,同比增加0.9万人,创历史新高。为了解上海市2023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和面临问题,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于2023年4月中旬对4000余名高校应届毕业生开展了就业创业情况专题调研。

结果显示,38.0%的受访者选择了“慢就业”,其中32.0%是为了继续深造,6.0%选择暂缓就业。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对职业规划和岗位条件往往有更高期望,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家长支持也为毕业生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

“慢就业”比例整体呈升高趋势

该项调研中,“慢就业”指的是应届毕业生中暂未进入就业市场的人群。因此,“慢就业”概念在调研中包含“继续深造后就业”和“暂缓就业”两部分。这一统计口径上海调查总队自2015年开始使用,认为持续性较好,且便于观测每年应届毕业生中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比例。

受访的应届毕业生中,有38.0%选择“慢就业”,继续深造提升能力是他们选择“慢就业”的主要原因。“慢就业”毕业生中,有32.0%选择继续深造后就业,6.0%选择暂缓就业(间隔一段时间再就业)。

调研结果显示,今年“慢就业”现象尤为明显。纵观近几年的调研情况,“慢就业”比例整体呈升高趋势,从2015年的15.9%提升到2023年的38.0%,八年间提升了22.1个百分点。其中,选择继续深造的比重八年间提升了17.3个百分点。选择暂缓就业的比重近两年上升趋势有所加快,从2021年的2.8%提升到2023年的6.0%,上升了3.2个百分点。而相较于2015年,暂缓就业的比重几乎增长了4倍。

“慢就业”背后: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家长的支持

“暂缓就业”比重为何近年上升如此之快,这些毕业生又为什么要选择“慢就业”呢?

从主观原因上看,毕业生选择“慢就业”主要是为了提升自身竞争力,是注重长远规划的理性选择。调研显示,93.2%的“慢就业”毕业生表示主要出于提升求职竞争力和就业质量等积极动因,其中,55.0%为“提升学历或追求更好的毕业院校,加强竞争力”,26.1%为“通过深造提升专业知识、技能水平”;6.2%为“进行实习以便直接转正或对求职有帮助”;5.9%为“参与社会活动、旅行等,明确职业规划方向”。

而客观来说,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家长的支持也为毕业生“慢就业”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调研显示,多数家庭对孩子选择“慢就业”的打算表示支持,91.0%的“慢就业”毕业生家庭表示支持,明确表示不支持仅占2.5%。

调研人员指出,经历了三年疫情防控和线上授课,本届应届毕业生的实习经历和人际沟通能力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后疫情时代的面试新模式对毕业生的面试技巧和心态提出了新的要求。“慢就业”毕业生应该要有更清晰的职业目标规划和更积极的就业准备。

“慢就业”毕业生对职业规划和岗位条件有更高期望

虽然选择“慢就业”的毕业生并不急于进入就业市场,但是从调研结果来看,他们对于职业规划和岗位条件都有更高期望。

问及“将来求职主要考虑因素”时,“慢就业”毕业生首要考虑“薪酬和福利待遇”与“发展前景”两大因素。而在收入方面,“慢就业”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为11141元,比直接就业毕业生的期望薪酬高887元。

调研也显示,“慢就业”毕业生对就业“软条件”表现出更大关注度,更重视自我价值实现和文化氛围。33.2%的“慢就业”毕业生看重“与兴趣、性格相符”,比直接就业毕业生高6.1个百分点。而对“企业(单位)性质与规模”和“工作地点便利性”等“硬条件”则不如直接就业毕业生敏感。

通过深造和提升学历后,“慢就业”毕业生在求职时会更偏向教育、文化、公共管理、金融、科学研究等“服务型”行业。调研显示,对于求职意向,当前“慢就业”毕业生中选择教育行业的最多,占到29.1%,其次是文体娱乐业、公关管理、金融等。

不过从调研结果来看,无论是“慢就业”毕业生或是直接就业毕业生,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始终是第一选择。

除此之外,相较而言,“慢就业”毕业生更青睐外资企业。25.7%的“慢就业”毕业生倾向到外资企业工作,比直接就业毕业生高8.6个百分点。“慢就业”毕业生对国有企业、民营或私营企业的关注度相对较低。

责任编辑:高子惠(QZ0022)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乐淘资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问题需要处理,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QQ 917118162

作者: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1711816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