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淘资源 生活百科 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

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

广告位

来源标题: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开幕 传承丝路文化 构建文明新形态

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摄

九月的敦煌,时而是火热的秋阳,照耀万物;时而是微凉的秋雨,滋润人心。如敦煌的天气一般,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也以热情和包容之姿,迎接海内外贵宾共襄盛举。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参加本届敦煌文博会的中外嘉宾认为,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应进一步挖掘沿线国家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用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为人类实现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丝路“驿站”崭新走来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往来的商人、僧侣、画匠等在此相遇,东西方文明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千百年前,这里不仅是繁荣富庶的商贸都会,更是包容开放的文化之都。今天的敦煌,再次成为世界文明交汇交融的平台。

“从前,有个地方,叫作敦煌。从前,有个叫作敦煌的地方……”9月5日晚,一场以动情演唱讲述敦煌历史故事的《飞天》音乐剧,在敦煌大剧院成功上演。大剧院的大厅里,挤满了来自中亚、西亚、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区的嘉宾,他们笑意盈盈,仿佛还没从音乐剧的情节中走出。巴基斯坦姑娘玛希拉兴奋地和伙伴们合影,第一次来中国的她,因为这场音乐会,爱上敦煌,爱上中国。她想去中国更多的地方看看,“飞到北京需要多久?”她期待地问。

土库曼斯坦是本届敦煌文博会的主宾国。走进国际会展中心的土库曼斯坦展馆,充满异域风情的乐器、服饰引人驻足,墙上精致的挂毯似乎讲述着来自遥远国度的故事。土库曼斯坦国家代表、代表团团长古尔班诺夫·巴以拉穆拉特说:“我们有机会向世界展示独特的传统、艺术和遗产,敦煌文博会将成为两国商界、旅游业开拓新视野的平台。”

敦煌的夜晚,星空闪烁,灯光璀璨,置身于这个古老城市的街头,记者看到往来游客如织,“敦煌很美,历史真有趣!”游客的赞美与本届文博会“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主题不谋而合。

■丝路精神应传承和创新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发展道路,要如何选择?答案将取决于各国的国情、价值观念和习俗,取决于各国所保有的希望、挑战和动力,以及在当下关于发展的成功体验。”昨天,在主题为“推动文明对话,深化交流合作”的第二届文明古国友好组织对话会上,埃及前驻外大使伊扎丁表示,当今很多国家的社会发展和振兴,正面临着巨大变革和挑战。

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古代文明与亚欧大陆诸文明交汇,孕育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丝路精神应该得到传承和创新发展,而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源于古丝绸之路所带来的贸易和交流。

亚美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卡罗耶维奇表示,“传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亚于“创新”对文明进步的作用力。他强调,成功将尊重本国传统同先进创新成果相结合的现代中国便是贯彻这一理念的完美典范。“一带一路”倡议便是一个重要的例子,该倡议打破地理和文化壁垒,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激发建立了新的合作与共识机制。

“只有发展是以所有人获得发展为前提时,更美好的世界与生活才能得以创造。”大溪地中国友好协会荣誉会长奥蒂诺认为,中国的倡议总是关乎“合作”,在理解对方、理解自己的基础上展开对话,所以是在文化、经验、观点互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文明交流需要自由与包容

来敦煌参加文博会的嘉宾中,有一位与中国渊源颇深的美籍汉学家包华石,他是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艺术与文化教授、前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专攻中国艺术史和比较文化研究。

“中美需要交流,我一直在力所能及地做这件事。”包华石认为,美国自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就定下了“妖魔化”中国的基调,时至今日仍没有扭转,而且伴随美国国内民粹主义的兴起而愈加严重。

他说,特朗普时期,还有一些学者在权威媒体发表驳斥“妖魔化”中国的观点,“但现在几乎听不到这些声音了”。作为15岁就开始热爱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美国人,包华石对中美现状十分遗憾,但他也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提到自己建立了一个网站,向美国的中学、大学老师分享与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供其无偿学习使用。

同时,他很赞同习主席强调的“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他提到很多来过中国的美国人发现中国跟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因此他希望官方和民间机构组织能多邀请美国人来华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都是合理的,要自由和包容地进行交流,这样新的观念、新的学术、新的科学才能产生,人类才能发展。”包华石说。

9月6日,与会嘉宾在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上参观。新华社记者 马希平摄

九月的敦煌,时而是火热的秋阳,照耀万物;时而是微凉的秋雨,滋润人心。如敦煌的天气一般,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简称“敦煌文博会”)也以热情和包容之姿,迎接海内外贵宾共襄盛举。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的新形态。”参加本届敦煌文博会的中外嘉宾认为,恰逢“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应进一步挖掘沿线国家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落实全球文明倡议,用新观点、新理念、新方法,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平等交流、互学互鉴,为人类实现共同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丝路“驿站”崭新走来

敦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往来的商人、僧侣、画匠等在此相遇,东西方文明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千百年前,这里不仅是繁荣富庶的商贸都会,更是包容开放的文化之都。今天的敦煌,再次成为世界文明交汇交融的平台。

“从前,有个地方,叫作敦煌。从前,有个叫作敦煌的地方……”9月5日晚,一场以动情演唱讲述敦煌历史故事的《飞天》音乐剧,在敦煌大剧院成功上演。大剧院的大厅里,挤满了来自中亚、西亚、东南亚、欧洲、非洲等地区的嘉宾,他们笑意盈盈,仿佛还没从音乐剧的情节中走出。巴基斯坦姑娘玛希拉兴奋地和伙伴们合影,第一次来中国的她,因为这场音乐会,爱上敦煌,爱上中国。她想去中国更多的地方看看,“飞到北京需要多久?”她期待地问。

土库曼斯坦是本届敦煌文博会的主宾国。走进国际会展中心的土库曼斯坦展馆,充满异域风情的乐器、服饰引人驻足,墙上精致的挂毯似乎讲述着来自遥远国度的故事。土库曼斯坦国家代表、代表团团长古尔班诺夫·巴以拉穆拉特说:“我们有机会向世界展示独特的传统、艺术和遗产,敦煌文博会将成为两国商界、旅游业开拓新视野的平台。”

敦煌的夜晚,星空闪烁,灯光璀璨,置身于这个古老城市的街头,记者看到往来游客如织,“敦煌很美,历史真有趣!”游客的赞美与本届文博会“沟通世界: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的主题不谋而合。

■丝路精神应传承和创新

“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发展道路,要如何选择?答案将取决于各国的国情、价值观念和习俗,取决于各国所保有的希望、挑战和动力,以及在当下关于发展的成功体验。”昨天,在主题为“推动文明对话,深化交流合作”的第二届文明古国友好组织对话会上,埃及前驻外大使伊扎丁表示,当今很多国家的社会发展和振兴,正面临着巨大变革和挑战。

2000多年前,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古代文明与亚欧大陆诸文明交汇,孕育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丝路精神应该得到传承和创新发展,而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是源于古丝绸之路所带来的贸易和交流。

亚美尼亚中国友好协会会长卡罗耶维奇表示,“传承”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不亚于“创新”对文明进步的作用力。他强调,成功将尊重本国传统同先进创新成果相结合的现代中国便是贯彻这一理念的完美典范。“一带一路”倡议便是一个重要的例子,该倡议打破地理和文化壁垒,促进了各个领域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激发建立了新的合作与共识机制。

“只有发展是以所有人获得发展为前提时,更美好的世界与生活才能得以创造。”大溪地中国友好协会荣誉会长奥蒂诺认为,中国的倡议总是关乎“合作”,在理解对方、理解自己的基础上展开对话,所以是在文化、经验、观点互鉴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文明交流需要自由与包容

来敦煌参加文博会的嘉宾中,有一位与中国渊源颇深的美籍汉学家包华石,他是美国密歇根大学中国艺术与文化教授、前中国研究中心主任,专攻中国艺术史和比较文化研究。

“中美需要交流,我一直在力所能及地做这件事。”包华石认为,美国自前总统特朗普执政时就定下了“妖魔化”中国的基调,时至今日仍没有扭转,而且伴随美国国内民粹主义的兴起而愈加严重。

他说,特朗普时期,还有一些学者在权威媒体发表驳斥“妖魔化”中国的观点,“但现在几乎听不到这些声音了”。作为15岁就开始热爱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美国人,包华石对中美现状十分遗憾,但他也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他提到自己建立了一个网站,向美国的中学、大学老师分享与中国历史文化相关的资料,供其无偿学习使用。

同时,他很赞同习主席强调的“中美关系的希望在人民,基础在民间,未来在青年”,他提到很多来过中国的美国人发现中国跟他们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因此他希望官方和民间机构组织能多邀请美国人来华交流。

“‘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都是合理的,要自由和包容地进行交流,这样新的观念、新的学术、新的科学才能产生,人类才能发展。”包华石说。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作者:吴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乐淘资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问题需要处理,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QQ 917118162

作者: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1711816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