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淘资源 热门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高原群众共护石榴花开 共谋发展良策

【石榴花开 籽籽同心】高原群众共护石榴花开 共谋发展良策

广告位

“咱们村子是个好地方,平展展儿的很宽敞;肥沃的土地上人们耕种忙……”夏末秋初,高原天朗气清,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民主街社区的活动室内,各民族老人们围坐一起,歌唱新生活,辅之以手风琴、笛子、二胡等乐器的和谐音色,悠扬声音飘荡街巷;

民主街社区的老人们排练歌曲。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红纸对折,再对折,先剪出大概轮廓,再剪蝴蝶的触角,剪刀要慢……”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歇春园社区红石榴之家内,剪纸艺人杨成君正带领社区几名小孩学习剪纸,几位藏族居民也在旁边饶有兴趣地旁观;

杨成君正带领社区几名小孩学习剪纸。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我们塔尔寺藏医院有5名僧医能用维吾尔、蒙古语与患者进行交流,方便群众问诊的同时,也赢得了各族患者的信赖。”西宁市湟中区塔尔寺藏医院内,前来寻医问药的各族群众不在少数;

塔尔寺藏医院内各类藏药整齐摆放。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

高原大地,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织,从海北到海西,经海南到海东,一路走访,一路探寻,一路收获。一幕幕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面尽在眼前,一个个各族儿女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的故事感人至深。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对进一步做好青海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重要指示,为青海发展把脉定向。

民族工作本质是群众工作。近年来,青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十年磨一剑,扎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各族群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辅相成

穿梭在居民楼院之间,观察着角落细微之处,询问着老年居民身体近况……歇春园社区德吉家园物业公司职工谢日卓玛每天辗转于社区的十几栋楼栋之间,忙得不亦乐乎。同时,她还兼任物业公司的“双语岗”,能与小区藏族居民熟练交流,提供日常服务。

“这份工作不仅让我增加了收入,还给了我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谢日卓玛真诚表达,话语之间,能感受到她对这份工作的热忱。“身边人都说她越来越有精神了。”歇春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金莲补充道。

原来,谢日卓玛腿脚不便,不能干重活,外出打工没有优势的她只能与父母、儿子一同居住,生活来源靠低保金和父亲的退休金。2021年,张金莲前去她家走访时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便萌生了想帮帮她的想法。随后,多方沟通协调,帮助谢日卓玛找到了物业公司的工作。

歇春园社区辖区共有3029户8000余人,涉及汉族、藏族、蒙古族、东乡族、土族、回族、撒拉族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数占比达30%左右。居民主要是来自尕让乡、河东乡、常牧镇、新街乡4个乡镇易地搬迁户、7个乡镇廉租房申请户等,就业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歇春园社区红石榴之家内,社区小朋友创作的民族团结主题作品引人驻足。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近年来,歇春园社区依托“红色物业”,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为给辖区内易地搬迁户提供就业渠道,社区与县就业局举办招聘会。2022年输送60余名人员前往外地务工。为提升妇女就业择业能力,不定期开设“面点培训班”。2022年参加培训人数达50人,目前经营面条铺4家、馍馍店6家、蛋糕店1家。

通过打造“红色物业”,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搭建起社区、物业、住户之间的桥梁,只是社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互相融合的举措之一。社区还组建“红石榴-巾帼”等8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探索“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采取红色议事厅、楼长杂谈等形式,共商共议共解小区难题等,一系列多形式、多维度的基层社会治理举措更大广度覆盖辖区居民,更大力度触及每家每户,左邻右舍和睦有加,社区治理更显成效。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细胞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主阵地和落脚点。同是多民族聚居的社区,近年来,民主街社区紧紧围绕“连心暖心更凝心 共建石榴籽家园”为主题,以“五民五心”工作法为基础,以“热心接待、耐心受理、细心承办、真心服务”为服务宗旨,以提升各族居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为目的,不断强化社区整体服务管理能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赋能民族地区产业发展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互融互促,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向心力必将不断增强。

房前屋后的格桑花随风摇曳,家家户户敞开大门迎客来……这里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村民以汉族、蒙古族、藏族群众为主。距此几公里处,便是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的茶卡盐湖。近年来,依托茶卡盐湖文旅产业的发展,巴音村趁势而为,发展民宿产业,逐渐蹚出了一条高原乡村蓬勃发展的新路子。

大型实景马术演艺剧印象茶卡之《草原英雄-成吉思汗》。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陕西、甘肃、四川的居多;吃过我们家面片和手抓羊肉的游客都夸好吃。”爱之旅客栈老板娘申得屏边忙着招呼客人,边介绍民宿经营情况,她家民宿还提供餐饮服务。“旺季,我们家的10间房基本天天满房。”每年旅游旺季,2个月左右的时间,客栈收入能有四五万;淡季,夫妻二人还可以谋些其他工作,增加收入。

窥一斑而知全豹。申得屏家经营民宿,致富增收的经历是巴音村村民目标一致、共谋发展的缩影。2022年,巴音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00元左右。目前,茶卡镇已有260余家民宿、农家乐,79家酒店,极大拉动了当地旅游从业人员和村民收入。

茶卡盐湖天空壹号景区。乌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我们打算加强村民培训,把短视频和直播做起来,尝试把我们的特色产品推介出去,拓宽村民的增收路子。”如何带领村民共同发展?巴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永龙有自己的想法。

巴音村的民宿内,主人正在整理床铺。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守着清清黄河水的贵德县大史家村各族群众也探索出了增收致富的路子。

大史家村有1778人,主要是汉、藏、回、土等6个民族群众。村党委充分利用“天下黄河贵德清”的金字招牌,鼓励、引导村里各族群众办农家乐、开宾馆、跑运输,各类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全村开设农家乐14家,年收入达220余万元。除此之外,还建成扶贫产业园1个,已入驻汽车维修、销售、物流配送等企业30余家,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主导作用,吸纳河阴镇380余名无劳动能力的住户,将产业扶贫资金以入股的方式投资到村办企业,每年每人按10%的比例分红,人均收益1280元,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00元。

黄河之水滔滔东流,见证着大史家村各族群众们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变化,也见证着沿途两岸多民族群众休戚与共,携手并肩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实践。河湟大地,各民族的绣娘们穿针引线,共“绣”幸福生活,湟中堆绣、河湟刺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凑成“青绣”品牌,走出省门,兴了产业,富了群众;各民族群众各有所长,农牧业有机融合,共同成就了青海拉面产业,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撑起群众的幸福生活,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借势区位优势,推动地区融合发展的观念早已在青海这片民族团结的热土上根深蒂固。

高原大地广袤辽阔,却阻不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步伐和赤诚,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护石榴花开,共同努力奋斗,未来必将硕果累累。

“咱们村子是个好地方,平展展儿的很宽敞;肥沃的土地上人们耕种忙……”夏末秋初,高原天朗气清,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察汗乌苏镇民主街社区的活动室内,各民族老人们围坐一起,歌唱新生活,辅之以手风琴、笛子、二胡等乐器的和谐音色,悠扬声音飘荡街巷;

民主街社区的老人们排练歌曲。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红纸对折,再对折,先剪出大概轮廓,再剪蝴蝶的触角,剪刀要慢……”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歇春园社区红石榴之家内,剪纸艺人杨成君正带领社区几名小孩学习剪纸,几位藏族居民也在旁边饶有兴趣地旁观;

杨成君正带领社区几名小孩学习剪纸。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我们塔尔寺藏医院有5名僧医能用维吾尔、蒙古语与患者进行交流,方便群众问诊的同时,也赢得了各族患者的信赖。”西宁市湟中区塔尔寺藏医院内,前来寻医问药的各族群众不在少数;

塔尔寺藏医院内各类藏药整齐摆放。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

高原大地,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多元文化交织,从海北到海西,经海南到海东,一路走访,一路探寻,一路收获。一幕幕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画面尽在眼前,一个个各族儿女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的故事感人至深。

在青海不谋民族工作,不足以谋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对进一步做好青海民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重要指示,为青海发展把脉定向。

民族工作本质是群众工作。近年来,青海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途径,十年磨一剑,扎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不断开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各族群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见证者,更是受益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基层社会治理相辅相成

穿梭在居民楼院之间,观察着角落细微之处,询问着老年居民身体近况……歇春园社区德吉家园物业公司职工谢日卓玛每天辗转于社区的十几栋楼栋之间,忙得不亦乐乎。同时,她还兼任物业公司的“双语岗”,能与小区藏族居民熟练交流,提供日常服务。

“这份工作不仅让我增加了收入,还给了我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谢日卓玛真诚表达,话语之间,能感受到她对这份工作的热忱。“身边人都说她越来越有精神了。”歇春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金莲补充道。

原来,谢日卓玛腿脚不便,不能干重活,外出打工没有优势的她只能与父母、儿子一同居住,生活来源靠低保金和父亲的退休金。2021年,张金莲前去她家走访时了解到这些情况后,便萌生了想帮帮她的想法。随后,多方沟通协调,帮助谢日卓玛找到了物业公司的工作。

歇春园社区辖区共有3029户8000余人,涉及汉族、藏族、蒙古族、东乡族、土族、回族、撒拉族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数占比达30%左右。居民主要是来自尕让乡、河东乡、常牧镇、新街乡4个乡镇易地搬迁户、7个乡镇廉租房申请户等,就业是社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歇春园社区红石榴之家内,社区小朋友创作的民族团结主题作品引人驻足。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近年来,歇春园社区依托“红色物业”,开展就业帮扶工作。为给辖区内易地搬迁户提供就业渠道,社区与县就业局举办招聘会。2022年输送60余名人员前往外地务工。为提升妇女就业择业能力,不定期开设“面点培训班”。2022年参加培训人数达50人,目前经营面条铺4家、馍馍店6家、蛋糕店1家。

通过打造“红色物业”,有效破解物业管理难题,搭建起社区、物业、住户之间的桥梁,只是社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互相融合的举措之一。社区还组建“红石榴-巾帼”等8支志愿服务队开展多样化志愿服务;探索“五级”网格化管理体系,采取红色议事厅、楼长杂谈等形式,共商共议共解小区难题等,一系列多形式、多维度的基层社会治理举措更大广度覆盖辖区居民,更大力度触及每家每户,左邻右舍和睦有加,社区治理更显成效。

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小细胞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主阵地和落脚点。同是多民族聚居的社区,近年来,民主街社区紧紧围绕“连心暖心更凝心 共建石榴籽家园”为主题,以“五民五心”工作法为基础,以“热心接待、耐心受理、细心承办、真心服务”为服务宗旨,以提升各族居民群众的归属感、获得感、幸福感为目的,不断强化社区整体服务管理能力。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赋能民族地区产业发展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互融互促,各族群众的归属感、向心力必将不断增强。

房前屋后的格桑花随风摇曳,家家户户敞开大门迎客来……这里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巴音村,村民以汉族、蒙古族、藏族群众为主。距此几公里处,便是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要去的55个地方”之一的茶卡盐湖。近年来,依托茶卡盐湖文旅产业的发展,巴音村趁势而为,发展民宿产业,逐渐蹚出了一条高原乡村蓬勃发展的新路子。

大型实景马术演艺剧印象茶卡之《草原英雄-成吉思汗》。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全国各地的游客都有,陕西、甘肃、四川的居多;吃过我们家面片和手抓羊肉的游客都夸好吃。”爱之旅客栈老板娘申得屏边忙着招呼客人,边介绍民宿经营情况,她家民宿还提供餐饮服务。“旺季,我们家的10间房基本天天满房。”每年旅游旺季,2个月左右的时间,客栈收入能有四五万;淡季,夫妻二人还可以谋些其他工作,增加收入。

窥一斑而知全豹。申得屏家经营民宿,致富增收的经历是巴音村村民目标一致、共谋发展的缩影。2022年,巴音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000元左右。目前,茶卡镇已有260余家民宿、农家乐,79家酒店,极大拉动了当地旅游从业人员和村民收入。

茶卡盐湖天空壹号景区。乌兰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今年我们打算加强村民培训,把短视频和直播做起来,尝试把我们的特色产品推介出去,拓宽村民的增收路子。”如何带领村民共同发展?巴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赵永龙有自己的想法。

巴音村的民宿内,主人正在整理床铺。人民网记者 杨启红摄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近年来,守着清清黄河水的贵德县大史家村各族群众也探索出了增收致富的路子。

大史家村有1778人,主要是汉、藏、回、土等6个民族群众。村党委充分利用“天下黄河贵德清”的金字招牌,鼓励、引导村里各族群众办农家乐、开宾馆、跑运输,各类个体经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目前全村开设农家乐14家,年收入达220余万元。除此之外,还建成扶贫产业园1个,已入驻汽车维修、销售、物流配送等企业30余家,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主导作用,吸纳河阴镇380余名无劳动能力的住户,将产业扶贫资金以入股的方式投资到村办企业,每年每人按10%的比例分红,人均收益1280元,2022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300元。

黄河之水滔滔东流,见证着大史家村各族群众们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变化,也见证着沿途两岸多民族群众休戚与共,携手并肩共创美好未来的生动实践。河湟大地,各民族的绣娘们穿针引线,共“绣”幸福生活,湟中堆绣、河湟刺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凑成“青绣”品牌,走出省门,兴了产业,富了群众;各民族群众各有所长,农牧业有机融合,共同成就了青海拉面产业,一碗碗致富面、和谐面、幸福面撑起群众的幸福生活,带动地区的经济发展……

借势区位优势,推动地区融合发展的观念早已在青海这片民族团结的热土上根深蒂固。

高原大地广袤辽阔,却阻不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步伐和赤诚,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护石榴花开,共同努力奋斗,未来必将硕果累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乐淘资源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问题需要处理,请联系站长删除。联系QQ 917118162

作者: admin

上一篇
下一篇
广告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917118162@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