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标题:首个全国生态日 各地各部门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活动
8月15日,环保志愿者在山东枣庄市薛城区街头公园,为小朋友讲解低碳环保小常识。
王龙飞摄(影像中国)
8月15日,志愿者在江西吉安市河长制生态公园参加巡河保洁活动。
李 军摄(人民视觉)
本报北京8月15日电 8月15日,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在各地开展。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主场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由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完成的《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5—2020年)调查评估》显示,全国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
主场活动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3周年重要成果,2021至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国家林草局发布的美丽中国建设最新成果表明,我国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
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两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司法解释,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审判法律适用规则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5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林草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各级检察机关和林草部门要聚焦林草重点领域侵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拒不整改的违法行为,加强执法司法协作配合,推动形成林草资源保护治理新局面。
最高检近日联合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对11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进行挂牌督办。3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地方办案单位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认真落实督办要求,加强协作沟通,组建工作专班,形成执法司法打击合力,依法惩治涉案单位和违法犯罪人员,有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为迎接首个全国生态日,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在各地开展。
8月14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的双碳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建成。展馆通过水晶沙盘、智慧互动大屏、激光投影、小型实验等形式,对“双碳”政策理论、绿色能源替代、“双碳”普惠教育等内容进行科普。“作为推进美丽乡村‘蝶变’的重要抓手,双碳科普教育基地项目意义重大,实现了在寓教于乐中让生态文明思想和‘双碳’知识深入人心。”双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悦表示。
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环保艺术节在上海市徐汇区西岸艺术中心N馆拉开帷幕。此次生态环保艺术节活动推出表演艺术、装置艺术、手工艺术三大艺术形式11项生态文化艺术展出,并结合生态环保艺术发展分享及交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唐家富表示,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举行生态环保艺术节,就是希望通过生态环保与文化艺术融合,以活泼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介绍,该省法院加快构建跨行政区域司法协作和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生态环境“协同共保”的多元共治格局逐步完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省份法院联合签署西江司法协同保护机制协议,按照“流域一体保护、资源信息共享、依法高效务实”工作原则,开展司法协作。“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多元共治。”广东省高院副院长林碧艳表示。
(综合本报记者寇江泽、李心萍、顾仲阳、魏哲哲、倪弋、张天培、武少民、田泓、贺林平报道)
8月15日,环保志愿者在山东枣庄市薛城区街头公园,为小朋友讲解低碳环保小常识。
王龙飞摄(影像中国)
8月15日,志愿者在江西吉安市河长制生态公园参加巡河保洁活动。
李 军摄(人民视觉)
本报北京8月15日电 8月15日,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活动在各地开展。
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主题的主场活动在浙江省湖州市举办,由生态环境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完成的《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5—2020年)调查评估》显示,全国生态状况总体稳中向好。
主场活动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宣示3周年重要成果,2021至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6%,“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国家林草局发布的美丽中国建设最新成果表明,我国生态系统质量持续改善。
首个全国生态日当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生态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生态环境侵权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两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司法解释,进一步健全完善生态环境审判法律适用规则体系,推动生态环境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
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5日印发《关于建立健全林草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的意见》。意见明确,各级检察机关和林草部门要聚焦林草重点领域侵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特别是情节严重、影响恶劣、拒不整改的违法行为,加强执法司法协作配合,推动形成林草资源保护治理新局面。
最高检近日联合公安部、生态环境部对11起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污染环境案进行挂牌督办。3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关地方办案单位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认真落实督办要求,加强协作沟通,组建工作专班,形成执法司法打击合力,依法惩治涉案单位和违法犯罪人员,有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为迎接首个全国生态日,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宣传活动在各地开展。
8月14日,在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的双碳科普教育基地正式建成。展馆通过水晶沙盘、智慧互动大屏、激光投影、小型实验等形式,对“双碳”政策理论、绿色能源替代、“双碳”普惠教育等内容进行科普。“作为推进美丽乡村‘蝶变’的重要抓手,双碳科普教育基地项目意义重大,实现了在寓教于乐中让生态文明思想和‘双碳’知识深入人心。”双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悦表示。
15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生态环保艺术节在上海市徐汇区西岸艺术中心N馆拉开帷幕。此次生态环保艺术节活动推出表演艺术、装置艺术、手工艺术三大艺术形式11项生态文化艺术展出,并结合生态环保艺术发展分享及交流,传播生态文明理念。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唐家富表示,在首个全国生态日举行生态环保艺术节,就是希望通过生态环保与文化艺术融合,以活泼新颖、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生态文明理念。
首个全国生态日来临之际,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介绍,该省法院加快构建跨行政区域司法协作和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生态环境“协同共保”的多元共治格局逐步完善。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省份法院联合签署西江司法协同保护机制协议,按照“流域一体保护、资源信息共享、依法高效务实”工作原则,开展司法协作。“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多元共治。”广东省高院副院长林碧艳表示。
(综合本报记者寇江泽、李心萍、顾仲阳、魏哲哲、倪弋、张天培、武少民、田泓、贺林平报道)
责任编辑:刘阳(QE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