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月28日,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山东烟台拉开帷幕
烟台:加快绿色变革“碳”寻发展新动能
2022年11月,山东烟台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制造汽车。唐克 摄
山东烟台莱州市虎头崖镇西小宋村的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赵冬 摄
2023年4月28日,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四十里湾海域的“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唐克 摄
2023年是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起步之年,也是烟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目标的冲刺之年。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领城市,烟台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数量、项目总投资额和年度计划投资,均居山东省首位。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确定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将于8月28日—30日在烟台召开。
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国发18号文件”,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此次大会,则是山东举办的首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如此盛会缘何花落烟台?新京报记者走访了烟台市多个园区、企业及相关部门,一窥其如何先行先试,聚力构建全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把二氧化碳“捉”起来再利用
每小时约1.1万标方二氧化碳废气,沿着170米的原料气管道,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华化学)生产厂区被输往烟台冰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冰轮环保)。经过压缩、脱硫、分离、制冷等工序,每天可生成约480吨高纯度液体二氧化碳,再由罐车被运往烟台、青岛、威海等地,应用于焊接、食品保鲜、干冰生产等多种行业。
冰轮环保副总经理费德才介绍,作为胶东地区首个1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公司年产约15万吨高纯度液体二氧化碳,其中可制7.5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
“此项目落户两年来,已成为推动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烟台化工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园区重点发展绿色、低碳战略新兴产业,致力打造山东省乃至环渤海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基地。
烟台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烟台作为制造业大市,传统产业占比达70%,化工产业更是传统支柱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烟台对能耗、环保、技术等不达标和属于落后产能的企业坚决关停退出,2018年以来,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6000余家,关闭评级评价差评化工生产企业279家。同时,以烟台化工产业园、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裕龙石化产业园三个投资千亿级园区为支撑,全面拉开黄渤海南岸高端低碳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框架。”该负责人表示。
传统产业逐“绿”向新,新兴产业同样在减碳路上持续升级。以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海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是烟台创新企业中的“佼佼者”,历经14年,研发出我国首个国产活性生物骨产品。今年4月,公司获评烟台市绿色工厂。
“绿色低碳发展一直是公司关注的重点,更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正海生物综合管理部经理宋东称,生物医药行业水电能源消耗大,如何减碳并推动产品高质量发展?自规划新厂房之初,公司针对这个问题想了很多“办法”:引进EMS系统,对高耗能的洁净厂房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实现自动调节风量、风速等;对设备智能化升级,实现实时采集关键设备的能耗数据。
记者从烟台市工信局了解到,在工业领域,烟台大力实施绿色制造行动,目前已有1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1家企业被认定为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款产品被评为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
超大“近零能耗”建筑群崛起
和工业领域一样,建筑领域也是碳排放“大户”。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建筑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比重高达51.3%,居所有行业之首。近年来,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烟台在山东省率先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让建筑“绿”起来,碳排放降下来。
8月3日,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万华化学人才中心——山东省最大规模的“近零能耗”建筑群。万华化学集团市场发展部资深主任晋艳丽介绍,项目总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9栋公寓楼以及学术报告厅、体育馆、图书馆等12个单体,最多可容纳4000人。
“项目节能率达90%以上,已被列入烟台市首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晋艳丽举例说,项目采用的“黑科技”颇多,例如,所有建筑外墙均为聚氨酯保温墙,采用新型空腔浇筑工艺,实现A级防火等效,并极大增强了楼体保温性和节能性;所有门窗均为聚氨酯节能型型材制作,保证强度的同时阻断了“热桥效应”;首开同类项目施工先河,打造聚氨酯路面,减少沙石使用;在屋顶安装光伏板,室内配置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在体育馆屋顶安装碲化镉发电玻璃,比起传统的单晶硅光伏玻璃,其吸光率超90%,即便在阴雨天气,也不受影响,不仅可供于建筑日常用电,还能并入电网增加一笔“绿色创收”。
晋艳丽说,公司还将通过监测管理平台,对建筑实施智能一体化管理,实时监控建筑能耗水平、碳排放强度等关键指标。项目运行后,将达到国家近零能耗建筑要求,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合计超过1万吨,“目前,单体建筑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绿化建设,预计8月底达到入住条件,10月底全面投入使用。”
绿色建筑发展在烟台已蔚然成风。记者从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得益于国家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新城建”试点城市、国家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的相继“落子”,烟台市在山东省率先编制完成《烟台市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系列文件,并依托国家住建部、山东省住建厅专家团队,打造绿色建筑领域“智囊团”。同时,将绿色建造产业作为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集中培育,从生产端、建设端、应用端、消纳端协同发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
截至今年6月底,烟台市获得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130个,绿色建筑总面积达7000万平方米;首批中德合作“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顺利通过德国能源署和住建部综合验收;获批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1个;培育国家级装配式产业基地3家,获评省级绿色生态示范镇5个、绿色生态示范区2个;在
全国率先实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全域覆盖。
海洋牧场转型升级有“密码”
烟台依海而立、因海而兴,海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71公里,拥有全国1/8的国家级海洋牧场,是全国重点渔区和优势水产品主产区,也是全国海洋牧场建设的“先行者”。2022年,烟台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300亿元,占GDP比重近1/4。
在离烟台莱山区渔人码头2公里的海域,“耕海1号”现代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宛如一串项链镶嵌在海上。作为全国首个智能化大型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它也是国家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建设项目、装备型海洋牧场建设“山东标准”的唯一试点项目。
山东省海洋集团耕海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靳海峰介绍,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平台的3个圆形子网箱像3朵花瓣,构成直径80米的“海上花”。“花心”位置设有亲海休闲区、浮海咖啡厅等。每朵“花瓣”养殖体积约1万立方米,每年可增养殖斑石鲷等优质海水鱼类20万尾,年产15万公斤。二期“海洋之星”包含国内首个智能化海洋生态牧场的海洋渔业科普展厅、餐饮服务区、宾客住宿区等。一期与二期在廊道连接下构成项链造型。
“连廊处设有60块太阳能光伏板,一期有3台风力发电机。”靳海峰说,日照充足、风力稳定下,产生的清洁能源基本能满足综合体日常用电需求。“耕海1号”还在水下布设大量传感器,实现对水质环境亚毫秒级的水下视频及水质监测数据收集传输,同时配备了与南极长城站同款的防污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污物,将通过船只全部运至指定陆地码头,排入市污水管网,实现‘零排放’。”
靳海峰说,建设综合体没有经验可借鉴,集团坚持创新驱动,致力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样本,“‘耕海1号’自诞生就带着绿色低碳的‘基因’,从设计、建设到智能系统配置等,每一步都形成标准,我们希望以后在全国各地能诞生耕海2号、3号……”
“近年来,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至2022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四年对建设海洋牧场做出安排部署,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全市海洋牧场建设已形成4条海洋牧场发展带、20个海洋牧场群的空间布局。目前,已建成大型深远海养殖设施24座、海洋牧场平台18座。
同时,烟台大力推动海洋牧场绿色发展。采取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在海洋牧场区构建和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避敌场所,海洋牧场示范区投礁规模突破350万空方,每年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0亿单位以上,维护了水生生物种群稳定和生物多样性。据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及国家海洋局烟台环境监测中心站调查评估,烟台部分海洋牧场投礁区基础生产力提升63%,生物量增长5.6倍。全市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达99%。
清洁能源产业创造“六个第一”
得天独厚的海洋环境,不仅给烟台带来丰富的渔业资源、势头强劲的海洋经济,也为其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保障。
两个超大LED屏实时显示着半岛南V场址5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和半岛南3号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的运行,39个电脑屏则对海缆、风机等进行专项监测。这是记者在山东海洋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海阳场站陆上集控中心看到的场景。海阳场站值长周文海告诉记者,两个海上风电项目自并网至今,总计发电19.7亿千瓦时。
公司工程建设部主任张鸿兴介绍,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是山东省首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于2021年12月全容量并网发电。2022年5月,半岛南V场址5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安装71台风力发电机组。同年12月,项目历时204天实现全容量并网,开创了海上风电项目“当年核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全容量投产”的历史新纪录。
记者从烟台市发改委了解到,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烟台着力构建“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在全国及山东省创造了“六个第一”:发出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和全球深远海漂浮式海上光伏第一度电,建成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实验项目,形成山东省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烟台也因此成为山东省唯一的智能低碳城市试点。
从海阳海上风电场往近海方向行驶约10公里,就到了山东省首个开工建设并建成投运的核电站——海阳核电项目。山东核电设计管理处工程师赵守霞介绍,海阳核电是国家首批三代核电机组,也是我国核能供热商用的开创者、核能综合利用的先行者。2019年,海阳核电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全面商运,同年11月,“暖核一号”一期31.5兆瓦核能供热工程建成投运,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暖核一号”二期202.5兆瓦核能供热工程于2021年11月正式投运,海阳核电1号机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电联产机组,海阳市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暖核一号”三期900兆瓦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作为国内最大的单台机组抽汽供热项目,于2022年开工,计划于2023年底供暖季投产,实现胶东跨区域供热。
“暖核一号”至今已运行四个供暖季,累计对外提供清洁热量456万吉焦,节约原煤消耗约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1万吨、氮氧化物约4400吨、二氧化硫约4650吨、烟尘约2700吨。
“2022年,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1101万千瓦,占烟台总装机容量的52.7%,居山东省首位。”烟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清洁能源的“桥头堡”,烟台将持续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创建国家级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
打造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这个占地400多平方米的空间曾是热力公司的一个锅炉房,每个供暖季需烧煤约1.4万吨。”在烟台海阳临港核能换热首站,海源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核能供热调度中心主任时伟介绍,在核能清洁供热项目推进下,供暖季时,每天有约1万-1.8万吉焦核能清洁热量传至海阳千家万户,减碳效益可谓“肉眼可见”。
时伟算了一笔账,与传统供热方式相比,实行核能清洁供热,热力公司不再需要使用燃煤锅炉和环保设备,供暖站也无需工人值守,电费、人力成本、环保支出等各项费用加起来,每年可为企业降低总成本约700万元。
“最重要的是,取暖价格与煤价脱钩,有效减少了地方政府的供暖补贴支出。与之前相比,海阳居民取暖价格每平方米下降1元钱,老百姓也能共享绿色发展的红利,地区空气质量和海洋生态显著提高。”烟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供暖季,海阳新老城区居民用上核能供热,海阳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清洁能源被广泛使用,污水也能“变废为宝”。成立于2012年的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正环保),是中国水处理行业唯一入选国家独角兽企业名录的企业。金正环保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张冲介绍,十余年来,公司相继推出低压反渗透平板膜、耐酸纳滤膜、耐高温平板膜等创新产品、设备,及“脱稳耦合平板膜”等变革性工艺技术。
“以‘市政及园区污水高品质回用’解决方案为例,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工艺包后,相比传统工艺,回收率从65%提升至85%,每天可多生产出近20%的高品质回用水。”张冲说,去年4月,烟台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供万华化工园区12500立方米/天再生水项目顺利产水,这是CDRO平板反渗透膜在园区污水回用领域的全球首次成功应用。
烟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烟台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动能源网、交通网、市政网、产业网、生态网“五网融合”,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例如在交通领域,烟台新增公交车中新能源车辆占比100%,建成专用和公用充电桩7300余台。岸电建设推广中,港口24个泊位完成岸电改造,实现客滚码头靠港船舶岸电“能接尽接”,烟台港成为渤海湾首个实行岸电常态化使用的港口。
数据显示,2017年-2022年,烟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5.8%,增幅居山东省第一;与此同时,烟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3%,降幅居山东省第一。一升一降,是过去5年烟台围绕国家双碳重大战略、全面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等交出的亮丽答卷。今年初召开的烟台市重点项目推进暨挂图作战指挥部动员会议上,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就强调,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烟台市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烟台将抓住机遇、持续发力、高效推进,奋力实现率先出彩、走在前列。
原标题:8月28日,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山东烟台拉开帷幕
烟台:加快绿色变革“碳”寻发展新动能
2022年11月,山东烟台上汽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工业机器人在生产线上制造汽车。唐克 摄
山东烟台莱州市虎头崖镇西小宋村的5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电站。赵冬 摄
2023年4月28日,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四十里湾海域的“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二期项目投入运营。唐克 摄
2023年是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的起步之年,也是烟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过万亿元目标的冲刺之年。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引领城市,烟台入选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的重点项目数量、项目总投资额和年度计划投资,均居山东省首位。近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确定2023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大会将于8月28日—30日在烟台召开。
去年8月,国务院印发“国发18号文件”,支持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这是全国第一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战略布局、第一个以国发文件赋予山东的重大战略任务。此次大会,则是山东举办的首个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国际性会议。如此盛会缘何花落烟台?新京报记者走访了烟台市多个园区、企业及相关部门,一窥其如何先行先试,聚力构建全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
把二氧化碳“捉”起来再利用
每小时约1.1万标方二氧化碳废气,沿着170米的原料气管道,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华化学)生产厂区被输往烟台冰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冰轮环保)。经过压缩、脱硫、分离、制冷等工序,每天可生成约480吨高纯度液体二氧化碳,再由罐车被运往烟台、青岛、威海等地,应用于焊接、食品保鲜、干冰生产等多种行业。
冰轮环保副总经理费德才介绍,作为胶东地区首个15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项目,公司年产约15万吨高纯度液体二氧化碳,其中可制7.5万吨食品级二氧化碳。
“此项目落户两年来,已成为推动园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烟台化工产业园管理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园区重点发展绿色、低碳战略新兴产业,致力打造山东省乃至环渤海地区具有竞争力的世界级先进石化和新材料产业基地。
烟台市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科相关负责人介绍,烟台作为制造业大市,传统产业占比达70%,化工产业更是传统支柱产业。“进入新发展阶段,如何走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烟台对能耗、环保、技术等不达标和属于落后产能的企业坚决关停退出,2018年以来,累计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6000余家,关闭评级评价差评化工生产企业279家。同时,以烟台化工产业园、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裕龙石化产业园三个投资千亿级园区为支撑,全面拉开黄渤海南岸高端低碳石化产业基地建设框架。”该负责人表示。
传统产业逐“绿”向新,新兴产业同样在减碳路上持续升级。以烟台正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正海生物)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企业,是烟台创新企业中的“佼佼者”,历经14年,研发出我国首个国产活性生物骨产品。今年4月,公司获评烟台市绿色工厂。
“绿色低碳发展一直是公司关注的重点,更是产品质量的保证。”正海生物综合管理部经理宋东称,生物医药行业水电能源消耗大,如何减碳并推动产品高质量发展?自规划新厂房之初,公司针对这个问题想了很多“办法”:引进EMS系统,对高耗能的洁净厂房进行24小时动态监测,实现自动调节风量、风速等;对设备智能化升级,实现实时采集关键设备的能耗数据。
记者从烟台市工信局了解到,在工业领域,烟台大力实施绿色制造行动,目前已有17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13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1家企业被认定为工信部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款产品被评为工信部绿色设计产品。
超大“近零能耗”建筑群崛起
和工业领域一样,建筑领域也是碳排放“大户”。中国建筑业协会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建筑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比重高达51.3%,居所有行业之首。近年来,结合城市更新行动,烟台在山东省率先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建设试点,让建筑“绿”起来,碳排放降下来。
8月3日,记者来到正在建设中的万华化学人才中心——山东省最大规模的“近零能耗”建筑群。万华化学集团市场发展部资深主任晋艳丽介绍,项目总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规划建设9栋公寓楼以及学术报告厅、体育馆、图书馆等12个单体,最多可容纳4000人。
“项目节能率达90%以上,已被列入烟台市首批超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晋艳丽举例说,项目采用的“黑科技”颇多,例如,所有建筑外墙均为聚氨酯保温墙,采用新型空腔浇筑工艺,实现A级防火等效,并极大增强了楼体保温性和节能性;所有门窗均为聚氨酯节能型型材制作,保证强度的同时阻断了“热桥效应”;首开同类项目施工先河,打造聚氨酯路面,减少沙石使用;在屋顶安装光伏板,室内配置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在体育馆屋顶安装碲化镉发电玻璃,比起传统的单晶硅光伏玻璃,其吸光率超90%,即便在阴雨天气,也不受影响,不仅可供于建筑日常用电,还能并入电网增加一笔“绿色创收”。
晋艳丽说,公司还将通过监测管理平台,对建筑实施智能一体化管理,实时监控建筑能耗水平、碳排放强度等关键指标。项目运行后,将达到国家近零能耗建筑要求,预计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合计超过1万吨,“目前,单体建筑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绿化建设,预计8月底达到入住条件,10月底全面投入使用。”
绿色建筑发展在烟台已蔚然成风。记者从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了解到,得益于国家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新城建”试点城市、国家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城市的相继“落子”,烟台市在山东省率先编制完成《烟台市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系列文件,并依托国家住建部、山东省住建厅专家团队,打造绿色建筑领域“智囊团”。同时,将绿色建造产业作为16条重点产业链之一集中培育,从生产端、建设端、应用端、消纳端协同发力,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
截至今年6月底,烟台市获得星级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共130个,绿色建筑总面积达7000万平方米;首批中德合作“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示范项目”顺利通过德国能源署和住建部综合验收;获批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1个;培育国家级装配式产业基地3家,获评省级绿色生态示范镇5个、绿色生态示范区2个;在
全国率先实现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全域覆盖。
海洋牧场转型升级有“密码”
烟台依海而立、因海而兴,海域面积1.23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71公里,拥有全国1/8的国家级海洋牧场,是全国重点渔区和优势水产品主产区,也是全国海洋牧场建设的“先行者”。2022年,烟台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300亿元,占GDP比重近1/4。
在离烟台莱山区渔人码头2公里的海域,“耕海1号”现代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宛如一串项链镶嵌在海上。作为全国首个智能化大型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它也是国家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综合试点建设项目、装备型海洋牧场建设“山东标准”的唯一试点项目。
山东省海洋集团耕海科技公司副总经理靳海峰介绍,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平台的3个圆形子网箱像3朵花瓣,构成直径80米的“海上花”。“花心”位置设有亲海休闲区、浮海咖啡厅等。每朵“花瓣”养殖体积约1万立方米,每年可增养殖斑石鲷等优质海水鱼类20万尾,年产15万公斤。二期“海洋之星”包含国内首个智能化海洋生态牧场的海洋渔业科普展厅、餐饮服务区、宾客住宿区等。一期与二期在廊道连接下构成项链造型。
“连廊处设有60块太阳能光伏板,一期有3台风力发电机。”靳海峰说,日照充足、风力稳定下,产生的清洁能源基本能满足综合体日常用电需求。“耕海1号”还在水下布设大量传感器,实现对水质环境亚毫秒级的水下视频及水质监测数据收集传输,同时配备了与南极长城站同款的防污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污物,将通过船只全部运至指定陆地码头,排入市污水管网,实现‘零排放’。”
靳海峰说,建设综合体没有经验可借鉴,集团坚持创新驱动,致力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样本,“‘耕海1号’自诞生就带着绿色低碳的‘基因’,从设计、建设到智能系统配置等,每一步都形成标准,我们希望以后在全国各地能诞生耕海2号、3号……”
“近年来,烟台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牧场建设。”烟台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9年至2022年,烟台市政府工作报告连续四年对建设海洋牧场做出安排部署,并相继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全市海洋牧场建设已形成4条海洋牧场发展带、20个海洋牧场群的空间布局。目前,已建成大型深远海养殖设施24座、海洋牧场平台18座。
同时,烟台大力推动海洋牧场绿色发展。采取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在海洋牧场区构建和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避敌场所,海洋牧场示范区投礁规模突破350万空方,每年增殖放流各类水产苗种10亿单位以上,维护了水生生物种群稳定和生物多样性。据中科院海岸带研究所及国家海洋局烟台环境监测中心站调查评估,烟台部分海洋牧场投礁区基础生产力提升63%,生物量增长5.6倍。全市近岸海域一类、二类海水水质海域面积达99%。
清洁能源产业创造“六个第一”
得天独厚的海洋环境,不仅给烟台带来丰富的渔业资源、势头强劲的海洋经济,也为其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提供了保障。
两个超大LED屏实时显示着半岛南V场址5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和半岛南3号3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的运行,39个电脑屏则对海缆、风机等进行专项监测。这是记者在山东海洋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海阳场站陆上集控中心看到的场景。海阳场站值长周文海告诉记者,两个海上风电项目自并网至今,总计发电19.7亿千瓦时。
公司工程建设部主任张鸿兴介绍,半岛南3号海上风电项目是山东省首批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于2021年12月全容量并网发电。2022年5月,半岛南V场址500兆瓦海上风电项目开工建设,项目总装机容量50万千瓦,安装71台风力发电机组。同年12月,项目历时204天实现全容量并网,开创了海上风电项目“当年核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全容量投产”的历史新纪录。
记者从烟台市发改委了解到,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烟台着力构建“核、风、光、氢、储、LNG”协同发展的新型能源体系,在全国及山东省创造了“六个第一”:发出山东第一度核电、第一度海上风电和全球深远海漂浮式海上光伏第一度电,建成全国首个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研究实验项目,形成山东省第一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海阳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烟台也因此成为山东省唯一的智能低碳城市试点。
从海阳海上风电场往近海方向行驶约10公里,就到了山东省首个开工建设并建成投运的核电站——海阳核电项目。山东核电设计管理处工程师赵守霞介绍,海阳核电是国家首批三代核电机组,也是我国核能供热商用的开创者、核能综合利用的先行者。2019年,海阳核电一期工程两台机组全面商运,同年11月,“暖核一号”一期31.5兆瓦核能供热工程建成投运,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工程”;“暖核一号”二期202.5兆瓦核能供热工程于2021年11月正式投运,海阳核电1号机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热电联产机组,海阳市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暖核一号”三期900兆瓦跨区域核能供热工程作为国内最大的单台机组抽汽供热项目,于2022年开工,计划于2023年底供暖季投产,实现胶东跨区域供热。
“暖核一号”至今已运行四个供暖季,累计对外提供清洁热量456万吉焦,节约原煤消耗约39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71万吨、氮氧化物约4400吨、二氧化硫约4650吨、烟尘约2700吨。
“2022年,烟台清洁能源装机容量达1101万千瓦,占烟台总装机容量的52.7%,居山东省首位。”烟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清洁能源的“桥头堡”,烟台将持续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创建国家级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
打造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这个占地400多平方米的空间曾是热力公司的一个锅炉房,每个供暖季需烧煤约1.4万吨。”在烟台海阳临港核能换热首站,海源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核能供热调度中心主任时伟介绍,在核能清洁供热项目推进下,供暖季时,每天有约1万-1.8万吉焦核能清洁热量传至海阳千家万户,减碳效益可谓“肉眼可见”。
时伟算了一笔账,与传统供热方式相比,实行核能清洁供热,热力公司不再需要使用燃煤锅炉和环保设备,供暖站也无需工人值守,电费、人力成本、环保支出等各项费用加起来,每年可为企业降低总成本约700万元。
“最重要的是,取暖价格与煤价脱钩,有效减少了地方政府的供暖补贴支出。与之前相比,海阳居民取暖价格每平方米下降1元钱,老百姓也能共享绿色发展的红利,地区空气质量和海洋生态显著提高。”烟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供暖季,海阳新老城区居民用上核能供热,海阳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清洁能源被广泛使用,污水也能“变废为宝”。成立于2012年的烟台金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金正环保),是中国水处理行业唯一入选国家独角兽企业名录的企业。金正环保总经理办公室主任张冲介绍,十余年来,公司相继推出低压反渗透平板膜、耐酸纳滤膜、耐高温平板膜等创新产品、设备,及“脱稳耦合平板膜”等变革性工艺技术。
“以‘市政及园区污水高品质回用’解决方案为例,采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型工艺包后,相比传统工艺,回收率从65%提升至85%,每天可多生产出近20%的高品质回用水。”张冲说,去年4月,烟台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供万华化工园区12500立方米/天再生水项目顺利产水,这是CDRO平板反渗透膜在园区污水回用领域的全球首次成功应用。
烟台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烟台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推动能源网、交通网、市政网、产业网、生态网“五网融合”,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变革。例如在交通领域,烟台新增公交车中新能源车辆占比100%,建成专用和公用充电桩7300余台。岸电建设推广中,港口24个泊位完成岸电改造,实现客滚码头靠港船舶岸电“能接尽接”,烟台港成为渤海湾首个实行岸电常态化使用的港口。
数据显示,2017年-2022年,烟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5.8%,增幅居山东省第一;与此同时,烟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3%,降幅居山东省第一。一升一降,是过去5年烟台围绕国家双碳重大战略、全面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等交出的亮丽答卷。今年初召开的烟台市重点项目推进暨挂图作战指挥部动员会议上,山东省委常委、烟台市委书记江成就强调,山东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烟台市面临的重大战略机遇,烟台将抓住机遇、持续发力、高效推进,奋力实现率先出彩、走在前列。
责任编辑:张驰(QN0009)
作者:揭明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