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做豆腐的历史悠久,不过零散的作坊式生产也存在一些弊端。为了保护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的异龙湖,“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生产模式必须转变。
【资料图】
于是,豆腐作坊进入工业园区,小作坊发展成了大企业,大企业闯出了大市场。如今,石屏豆腐产业年产值超过40亿元,传统产业有了新的发展。
转型——
“只要品质在,就不怕卖不出去”
过去,石屏县豆腐作坊主许琪的一天,是从凌晨两点开始的——
将泡发了半天的黄豆打磨成浆,加入从井里打上来的天然“酸水”,制作远近闻名的石屏豆腐。祖祖辈辈用井水点豆腐,豆腐对许琪而言,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制作豆腐关系着石屏县几千人的生计。然而,“制作豆腐产生的尾水,直排到门前水沟,最终流入异龙湖;加工豆腐得烧煤,产生大量烟尘,导致周边空气质量很差。”眼看着异龙湖水质逐渐变差,许琪自己也觉得,石屏的豆腐产业的确到了不得不转型的时候。
从2014年开始,石屏县陆续出台政策,不断提高豆腐产业发展的环保标准:一是淘汰小锅炉,减少空气污染;二是不能直排污水,要集中统一生产、治污。
许琪找父亲商量,父子先算账:且不说租厂房、买设备这样大额的一次性开支,单是集中供排水,成本就要涨不少。一边是大幅增加的开支,一边是世代相传的豆腐制作技艺,许琪有些犹豫。最后是父亲的一句话,让他决定把豆腐继续做下去:“只要品质在,就不怕卖不出去。”
打定主意后,许琪找到石屏豆腐工业园区管委会原主任普亮明,逐条细问后,发现相关扶持政策还真不少——物业费有减免,自己还能申请特色贷款。在成功申请到30万元贷款后,许琪马上购置了设备,成为第一批迁入石屏豆腐工业园区的业主之一。
“用井水点豆腐是石屏的特色,我们要坚持下去。”普亮明告诉许琪,“本地对豆腐的消费需求有限,进入园区后,企业的产量提上去了,我们把豆腐卖到外地,收益能更高。”
升级——
“围绕一块豆腐,建设一片园区”
2019年,许琪成立云南鑫诚豆制品有限公司,用上了自动化生产线。通电打磨,煮浆时不再烧煤,点豆腐用的“酸水”,由园区统一抽取,既防止滥采地下水,也有利于保持井水酸碱度稳定,保证豆腐品质。最让人头疼的尾水,经统一收集后进入园区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后,再进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二次处理,达标后排放。
记者来到许琪的豆腐厂时,几箱冻品豆腐刚从冷库推出来,寒气直往上蹿。许琪介绍,豆腐售价比小作坊生产时翻了将近一番,而且不缺订单。
别看如今豆腐抢手,搬迁之初,这些豆腐险些成了“烫手山芋”。
以前小作坊的设备、卫生条件差,豆腐容易腐坏,许琪和同行只能盯着石屏周边的市场。因为竞争激烈,豆腐很难卖上价。成立公司,用上自动化生产线后,产能增长了好几倍,可销售难又成了新挑战。
“石屏地方小,做大产业不能靠内耗,要想办法做大‘蛋糕’。”普亮明鼓励许琪,要多走出去开拓新市场。最近几年,当地政府和企业纷纷走出云南,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开拓市场。“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咱们的豆腐口感好,现在品质也更有保证了。”这不,许琪家的鲜豆腐,如今已卖进了长三角地区的商超。
“围绕一块豆腐,建设一片园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本看似高,但如果能有效破解瓶颈,收益更高。”普亮明说。
拓展——
“用对了地方,黄浆水也是资源”
走进石屏豆腐工业园区,工人们正在有条不紊地点浆、分拣、包装。如今,县里原本分散的152家豆腐、豆皮作坊,转型成了60家正规企业,2022年产量、产值均实现稳中有升。
搬入园区,生产效率提升,销售渠道也越来越宽。当地设立电商创业中心,开辟线上销售渠道,既留住了许琪这样的“老把式”,也吸引来许多年轻团队,研发新产品、探索销售新模式。豆腐爆米花、小包浆豆腐等小吃零食受到年轻人欢迎,大型电商平台上的石屏豆腐旗舰店销售红火。
企业闯市场,政府帮忙把方向。“用对了地方,黄浆水也是资源。”普亮明说,制作豆腐产生的黄浆水,是发酵酸菜、制作火锅底料的优质原材料,豆渣还可以用来做宠物用品。
如今,石屏县引进了广东朝云集团、深圳尚古堂食品、四川六月天等一批企业,围绕豆腐黄浆水和豆渣开展研发利用。看着黄浆水和豆渣还能废物利用,许琪对新技术有了更多期待。
在园区一角,一整套手工制作豆腐的设备引人注目。原来,除了高质量发展豆腐产业,当地还计划推动二、三产融合,建设豆腐主题旅游小镇,展示制作石屏豆腐的古法技艺。除了豆腐里的“乡愁”,石屏米轨小火车如今也重新运行,成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屏县计划依托湖光山色和厚重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推广石屏的历史文化,吸引游客前来。
“这几年异龙湖水质逐渐向好,除了有好看的自然景观,还有好吃的豆腐宴,未来石屏豆腐的产业前景广着呢。”异龙镇党委书记刘国军说。
(臧潇参与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