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之滨艳阳高照,海南三亚迎来南繁育种季。在崖州区坝头南繁基地一处大棚,围绕葡萄的“专家会诊”火热进行。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段长青拿着园艺剪,时而查看葡萄长势,时而上手剪枝,频频向基地管理人员询问前期栽培管理情况。大棚闷热,他的汗水早已浸湿衣衫。
作为温带作物,葡萄在海南种植难度大,需要突破热带地区休眠、解除休眠技术,还面临高温多雨、病虫害多发、土壤盐渍化等不利因素。来自全国各农业科研单位的专家积极探讨、出谋划策。“通过品种改良、优化栽培模式让它们在海南‘安家’,全国消费者就能一年四季吃上国产新鲜葡萄。”该试验项目负责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陶建敏说。
2021年进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以来,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已引进18个研究团队全面开展工作。除了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新品种、新技术就地推广,也成为该研究院的主要工作。
创新的种子结出硕果:去年,南京农大选育的“宁香粳9号”在三亚示范种植,测产产量达每亩587.5公斤,创造海南规模种植优质粳稻的高产纪录;在崖州区抱古村建设睡莲种质资源圃与新品种繁育基地,研发的睡莲永生花今年有望量产……
新成果不断涌现,育种家们为攥紧“中国种子”耕耘不辍。走进国家野生棉种质资源圃(三亚),千姿百态的棉花令人大开眼界:矮得几乎匍匐在地的澳洲棉,棉絮呈棕色的达尔文氏棉……世界上发现的53个棉种中,活体保存于这里的就有38个,收集保存资源棉种数居世界第一。
围绕这些宝贵的种质资源,科研人员正在进行评估鉴定和挖掘利用。“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是培育好种子的第一步。”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副研究员刘记介绍,这里先后向各科研单位提供遗传材料1万余份次,直接用作亲本育成棉花新品种近200个。
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往往要经过8至10代。南繁,就是将夏季在北方种植的农作物育种材料,于冬春季节在温暖的海南南部再种植一季或两季,以缩短育种周期。
每年南繁季,仅中国农业大学到三亚开展科研的团队就超过30个。从早到晚,中国农大作物育种海南基地不乏科研人员的身影。各试验田种的都是玉米,却呈现出不同风景:有的材料刚刚播种、发芽;大部分材料处于授粉季,已有一人多高;还有些材料已经采收、脱粒,正在晾晒种子。
春节至今,基地负责人刘波天天忙着为玉米套袋、授粉。春节前后是玉米授粉关键期,他在基地里过了21个春节。他所在的科研团队要从上千份材料中筛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材料,通过杂交组合选育玉米新品种。“育种是个漫长的过程,吃得了苦、耐得住寂寞,才能迎来良种‘破土而出’。”刘波说。
除了科研工作,刘波还要为各团队做好科研用地保障。从起初四处奔波找地,到建成一个个设施完备的基地,中国农大在三亚已拥有近千亩科研用地。
科研条件不断完善,南繁不再“又难又烦”。崖州区坡田洋绿意盎然,连片试验田环抱下,新建三层小楼引人注目。这座南繁服务站面积不大,却涵盖了农资和工具仓储室、考种室、午休室、餐厅等设施,满足科研人员生产生活需求。
回家过年待了10天,中国农科院国家南繁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谌泊均就匆匆从新疆返回三亚,赶在2月初收获大豆。他将收获的植株、种子运到南繁服务站,在考种室量株高、算豆粒、测粒重,筛选表现优异的材料。他说,试验田离研究院10多公里,很多工作在南繁服务站就能做,不能把时间耽误在路上,“我希望利用好南繁优势抓紧科研,争取早出成果!”
随着智能育种设备、南繁全链条服务逐步覆盖,育种家们能更专注于科研。在南京农大三亚研究院的智慧试验田,传感器、摄像头、无人机取代过去的“眼瞪尺量”,实时监测、收集作物表型信息并上传数据平台,为育种科研提供决策参考。
眼下,三亚还在推广种业CRO(合同研究组织)服务模式,为科研单位提供翻地、插秧、打药、施肥、收获等田间管理服务。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基地保障部负责人袁清波说,企业提供从播种到收获的全链条、菜单式服务,让科研人员不再“一边当农民,一边搞科研”。